摘要: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凌晨,月光朦胧。一支担任穿插任务的部队,在通往敌人八十号高地的道路上疾速前进,进展十分顺利。敌人布下的地雷为什么不响了?同志们不禁想起了在排雷中光荣负伤,住在医院里的白洪普。是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凭着娴熟的排雷技术,一个个地排除了
作者 付汝吉 李积全 周忠仕
排雷英雄白洪普
白洪普,三五二 O 六部队特务连工兵排九班长,河南省长垣县人,一九五六年生,一九七五年一月入伍。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凌晨,月光朦胧。一支担任穿插任务的部队,在通往敌人八十号高地的道路上疾速前进,进展十分顺利。敌人布下的地雷为什么不响了?同志们不禁想起了在排雷中光荣负伤,住在医院里的白洪普。是他,以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凭着娴熟的排雷技术,一个个地排除了敌人埋设的地雷,用智慧和鲜血开辟了这条胜利的通道。
一九七八年下半年,越南当局反华排华,经常派遣武装人员偷越国境,在我境内埋设地雷,炸死炸伤我边防军民多人。白洪普每听到这样的消息,就把笔笔血债深深地刻在心上。不久,他跟随部队来到了边防前线。有一次,一颗越南侵略者埋设在我国境内的地雷,使我三名边防战士牺牲。白洪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在班上发言说:"我们作为工兵战士,怎能容忍越南强盗在我国领土上插针安刺!我们要苦练排雷技术,把敌人埋下的地雷都排除掉。"从此,他练兵的劲头更大了。为了熟练地掌握排雷技术,他认真学习兄弟部队的排雷经验,反复摸索越寇经常使用的压发雷、绊发雷、拉发雷的排除方法和埋设规律。为了提高发现和识别敌人埋设的胶壳雷、塑料壳雷的能力,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这两种雷,探雷器对它没有作用,要发现它,就只有靠工兵的眼睛了。白洪普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除了苦练用自制的铁针试探和发现地雷的方法外,还刻苦学习用土壤、风向、风力、植物的变化规律来发现地雷的技术。他认真钻研书本知识,虚心向懂得气象、地质知识的同志请教,并研究了热带各种野草的韧性。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在探雷器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发现和排除胶壳雷、塑料壳雷的本领,成了全团有名的排雷能手,荣立三等功。
一月二十三日,侦察分队象一把出鞘的尖刀,直插敌人二十号高地。白洪普胸挂冲锋枪,手握自制的探雷针,走在队伍的前边,大胆细心地探雷开路。他走着探着,探着走着,同志们踏着他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前进。突然,白洪普发现小路旁几丛草往西倒。他想,如果刮东风,草向西倒是正常的,而今天是刮南风,怎么会往西倒?是不是敌人在这里埋了地雷?他用探雷针往地下触了一下,发现一个硬东西。根据平时训练的体会,他判定这是地雷。"往后传,发现地雷,停止前进,注意隐蔽!"白洪普向后传完口令,就卧倒在地上,按照排雷操作要领,迅速安全地取出了一颗苏式胶壳压发雷。这次,他们不仅完成了侦察任务,还带回了一颗敌人的地雷,作为全团全师进行排雷训练的样品。他用这颗地雷作教具,和其他工兵同志到各连讲课,使大家消除了对地雷的神秘感,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还有一次,指挥部让侦察分队到一个无名高地执行任务。白洪普走在前面开路,走着走着,他突然发出紧急口令:"卧倒!"侦察分队的同志马上匍匐在地,而白洪普却巍然站着未动。指导员望了望前方,路面如故,又看了看草,也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就问他:"这里到底有没有地雷?"白洪普指着地上的两根火柴棒和三个烟屁股说:"由于作战,这条路很少有人走过,如果有吸烟的老乡或士兵走过,扔下的烟头不会这么集中。这说明有几个人在这里停留过。"说完,他就上去探索,果真发现敌人埋了三颗绊发雷。他很快将这三个地雷排除,扫清了障碍,使侦察分队顺利地在无名高地抓到了一个"舌头"。
白洪普连续三次配属侦察分队执行任务,常常夜以继日地战斗在风里雨里。战斗的劳累,使他黑红的脸膛出现了高凸的颧骨,明亮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并患了重感冒,体温烧到三十九度。恰好这个时候,连里又接受了新的任务。白洪普心想,战斗一天天迫近,我多排除一个地雷,就给部队减少一分伤亡。他瞒着自己的病情,向连长请求任务。其实连长早知道他的身体情况,计划安排另一名工兵战士去排雷,让他好好休息两天。白洪普缠着连长说:"连长,你不是教育我们要做拖不垮、打不烂的硬骨头战士吗?我一没有负伤,二没有生大病,为什么不让我执行这次排雷任务?"连长和同志们望着他那股犟劲,只好同意了。
这次任务的时间是有限的,上级要他们黎明前必须返回。此时已是晚上十点钟,路程有十五公里,来回要用六个小时,侦察的时间就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了。这时,侦察分队有个同志提出走小路,因为小路要近半个多小时。白洪普却不同意,他说:"小路走着近,实际远,因为沿途要探雷,大路走着远,实际近,因为无需探雷"。同志们问他:"走大路为什么不需要探雷?"他回答说:"今天傍晚,敌人从这条大路怆惶逃窜,如果布雷,岂不炸着自己了吗?"一席话提醒了大家。大伙按这条道路走,到达目标只用两个小时四十分钟,都喷啧称赞白洪普是个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有心人。
白洪普和侦察小分队出去侦察敌情,从不放过一点可疑的痕迹。有一次,在前进途中,忽然从草丛中跑出一只兔子。兔子跑着跑着停了一下,扭头就向另一个方向跑去。白洪普心想,兔子奔跑的特点,一般都是笔直的,很少有曲折迂回,只有它觉察到窝附近的草乱了,土动了,怕掉进猎人的陷阱,才不敢冒然前进而掉头奔跑。是不是那里的草乱了,土动了?他利用这个自然现象,把兔子当作天然的探雷器,在兔子转弯的地方,仔细观察,认真探索,果然发现了敌人布下的雷场,有绊发雷、压发雷,密密麻麻,把阵地前沿全封锁了。在这样一个连环梅花雷场里排雷,真象杂技演员踩钢丝一样危险,稍不留心,就会踏响敌人埋下的地雷。只见白洪普有时象绣花一样,细心辨别草丛中那些具有保护色的地雷绊线;有时,又象大海捞针一样,一分分,一寸寸,前后左右地探察着雷情,小心翼翼地排除一个个地雷。他一边探,一边排,当排到十四号高地东北侧时,又发现了敌人埋设的压发与绊发混合雷场。这时,白洪普已经精疲力尽,头昏眼花。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他谢绝了,继续战斗。这一次,他共排除了七十七个地雷,还把七个地雷埋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地方。
二月十四日,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就要打响了。为了给穿插部队排雷开路,白洪普第五次随同侦察分队执行任务。在完成务返回的路上,他边走边想,左侧还有一条小路没有侦察过,如果有部队从那里通过,很可能造成损失。他建议岔到小路去看看,副连长同意了。白洪普立即带上五个同志插入这条陌生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他又发现和排除了一颗绊发雷。当他发现小路和水沟交叉口,牵着一根地雷绊发线,正向前准备排除时,不幸踏响了这颗绊发雷下面用枯枝败叶伪装得十分严密的一颗压发雷。白洪普的左腿被炸断,左眼和左手多处负伤。但他忍着巨痛,一声不哼。副连长前来背他,他却说:"不要管我,继续到前面排雷!"
战斗打响了,同志们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顺利地前进在这条通路上。而白洪普却心情激动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聆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人民日报》社论《奋起还击,保卫边疆》。他多么盼望早日伤痊愈,重返前线与战友并肩战斗,狠狠惩罚越南侵略者啊!
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给他记了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排雷英雄"的光荣称号。
来源:云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