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第一次真正理解武则天,不是在历史课本里,也不是在她的雕像前,而是在一个深夜看剧的时候。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01
我第一次真正理解武则天,不是在历史课本里,也不是在她的雕像前,而是在一个深夜看剧的时候。
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在杀死了二皇子李贤后后,悲愤地自言自语道:
“你们为什么一定要用我的儿子反对我?
我失去了儿子,我绝不会宽恕你们。”
一瞬间,泪意上涌。
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共情撕裂感和一个母亲的崩溃。
当一个女人把爱子之痛、情感之血、生而为人的柔软,全部埋入权力构建的石阶之下后,那也意味着她已经把自己和女性特质做了彻底切割。
在女性只能顺从、附庸、从一而终的儒家世界里,武则天挑战了当时正统社会的伦理道德。
她嫁父嫁子,杀子杀女,这些行为,在任何时代看来都非常惊悚。
她做这些事,并不是纯粹为了挑战伦理而挑战,从始至终,核心都是为了自保。
为了能在“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预言里活下去,她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对抗那个系统。
可以想象,她连亲儿子都杀了,那其他敌人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
她杀光了所有反对和威胁到她的人,最终,在男权社会里,让男人都跪在了她的脚下。
02
很多人在聊武则天的时候,都会和叶卡捷琳娜相提并论。
她们是历史长河中极少数真正坐上帝位的女性,共同点也显而易见,比如智慧过人、意志如钢、杀伐决断,以女性身份掌控男性世界等。
抛开各自的政治才干不谈,单从女性奋斗和逆袭的角度看,武则天显然更胜一筹。
因为武则天不是被选中,而是在被边缘化、物化、利用之后,硬生生爬上去的。
她入宫时只是一个才人,连皇帝的宠妃都排不上号。
老皇帝死后被送入感业寺为尼,原本命运已定,不外乎和其他尼姑一起孤寂老去,死后不见史书一字。
但她不甘于一眼望到头的人生,设计重回皇宫,不仅回到了帝王之侧,还通过权谋斗争夺得皇后之位。
她一步步向前,从早期的争取权力,到后期逼迫制度接受女性拥有最高权力,可谓步步惊心。
在这条通往权力最高峰的路上,她制造宗教神话,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让天意为女性正名;
她血洗政敌、整顿朝纲,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千年范式。
她的权力之路,是反传统、反性别、反伦理的三重逆袭,代价极大,方法极狠,只要失败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但是,她赢了。
相比之下,叶卡捷琳娜的登顶方式顺利得多。
她是德国小公主,虽然落魄,但仍然名正言顺嫁到俄国成为皇储妻子。
她的丈夫彼得三世从未爱过她,且性格软弱,行为荒唐,甚至想让一个低贱的跛脚宫女取代她。
在异国他乡,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叶卡捷琳娜迅速学会俄语,熟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
她一边装成温顺儿媳,一边悄悄与贵族、军队、宫廷派系建立自己的联盟。
政变那一日,她披甲上马,亲自指挥军队,兵不血刃夺得皇权。
她的权力接管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清洁、无声。
她不需要对抗宗教,不需要与文化正面冲突, 她只需拿下关键人,便可坐稳女帝之位。
这便是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的最大不同,一个是血的泥潭,一个是权谋的棋局。
武则天所面对的,是整个父权意识形态的拒绝;
叶卡捷琳娜所面对的,是一个腐朽但尚可操作的贵族体系。
武则天要打碎规则,叶卡捷琳娜只需操控规则;
一个是从制度缝隙中杀出血路,一个是在权贵围场中跳最完美的宫廷华尔兹。
03
历史往往赞美两位女帝的强大,却很少停下来问一句:
她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在父权秩序下,一位女性若要成事,首先要剥离的,就是女性本身的特质: 温柔、情感、爱、母职、妻责……,
因为,这些都是女人们的软肋。
而这两个女人无一例外地剔除了自己的软肋,承受非人之苦,完成系统未曾为女性预设的任务。
武则天将母爱亲手献祭,只为自保。
人们只记得她杀子夺权,却少有人问她,她痛吗?她恨吗?
她当然痛,但她无法承认,因为那意味着软弱和退缩。
所以她才会咆哮:
“你们为什么一定要用我的儿子反对我?
我失去了儿子,我绝不会宽恕你们!”
这不仅是权力者的震怒,更是一个母亲的破音尖叫。
既然你们逼我用母亲的身份退出权力,那我就连“母亲”这件外衣也剥掉。 她亲手斩断血缘,以此证明:
我是帝王,不是母亲,我的血肉可以流失,但你们不得篡权。
再看叶卡捷琳娜,她则是在政治交易中埋葬所有爱情。
她年轻时真心爱过彼得三世,但她发现,爱情这种东西,在宫廷里一文不值。
她后来又爱过斯坦尼斯拉夫、波将金、奥尔洛夫……一个个成为她的情人、顾问、政盟、工具。
她有魅力,她也渴望被爱,但当她站上帝国顶点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可以拥有情人,但不能拥有爱情。
她给过每个男人名分以外的荣耀和利益,从来不给他们进入内心的机会。
她对最爱的波将金写道:
“你是我的灵魂挚友,可惜命运不允许我做一个只属于你的人。”
这句话,武则天未必说过,但她一定懂。
在通往权力顶峰的路上,她们学会了牺牲、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背叛、学会了独行, 然后在众人匍匐之处,一人孤坐。。
男人可以登基后拥妃三千、子孙成群。 她们却必须在龙椅上,一个人撑起世界,也一个人忍受静夜。
这就是女性成王的代价。
04
我不是历史学者,也不是女权主义者。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有过母亲的身份,也有过爱人的角色。
我理解武则天的狠,不是因为认同,而是因为我经历过实力以外的东西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刻。
我也理解叶卡捷琳娜的冷静,那种不愿被人爱,只愿被人信任的需求。
很多次人生进入暗夜的时候,在黑夜的路上回望她们曾走过的轨迹,会忽然明白一些东西,那就是,女性不必等待定义,她们可以是定义本身。
然后,我会告诉自己,你不是孤身前行,你在延续一个尚未完成的意志。
如果她们是千年前的孤岛,那我愿成为今天的灯塔, 不是为了重复她们的传奇,而是为了让后来者不必再走得那么艰难,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
和大家共勉。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