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26国近千家企业,超百款新车首发,不仅是一场汽车科技的视觉盛宴,更成为观察行业变革的重要窗口。
2025年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26国近千家企业,超百款新车首发,不仅是一场汽车科技的视觉盛宴,更成为观察行业变革的重要窗口。
从智能驾驶到新能源技术,从跨界合作到全球化布局,这场为期十天的展会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未来方向。
一、技术突围:智能与电动成核心竞争力
步入展馆,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科技感”。比亚迪五大品牌联袂登场,仰望U8L以3250mm轴距的豪华配置、易四方与云辇-P技术,展现国产百万级车型的硬核实力;腾势Z搭载的云辇-M智能磁流变悬架与线控转向系统,将国产底盘技术推向新高度。与此同时,华为乾崑智驾ADS 4、小鹏“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等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的全面领跑。
合资品牌亦不甘示弱,大众ID.ERA概念车以超1000公里续航、宝马新世代VDX概念车以“驾控超级大脑”回应挑战,而奥迪A5L Sportback全球首发搭载华为智驾技术,印证了“油电同智”的跨界融合趋势。
二、体验升级:从“工具”到“第三空间”
车企正重新定义汽车的价值——它不再仅是代步工具,而是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蔚来ET9的沉浸式座舱、极氪007的魔毯悬架动态调节、小鹏X9的“一键起飞”飞行模式,将影音娱乐、户外露营与立体出行无缝衔接。更令人惊喜的是,毛绒汽车、积木造型车等“网红款”展台前人头攒动,车企通过高颜值设计抢占年轻消费者心智,社交属性与情感共鸣成为新卖点。
三、全球视野:中国智造的“反向输出”
展会现场,中东客商对比亚迪车型的赞叹、欧洲工程师对华为智驾系统的驻足研讨,印证了中国技术的全球影响力。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10%,而日产N7、奥迪E5 Sportback等车型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反向技术输出已成常态。
四、冷思考:竞争白热化下的行业启示
尽管热度高涨,车展亦暴露隐忧:同质化内卷加剧,部分车企沉迷“冰箱彩电大沙发”堆料;价格战下盈利压力陡增,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折射市场分化。然而,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瞻性展品,以及博世“端到端智驾方案”、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等供应链创新,昭示着行业仍具突破空间。
六小时的观展如同一场时空穿梭:既有燃油车的机械美学坚守,也有电动车的科技狂想;既有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也有新势力的野蛮生长。
正如一位观众所言:“车展不再是车模与展台的较量,而是人类对出行方式的终极想象。”在这场智电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开放之姿,书写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篇章。
来源:阿才说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