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讨媳妇为什么那么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2 10:44 2

摘要:春节回家,乡亲们围坐在广场上百年老樟树旁烤篝火,聊起现在旮旯里男士结婚难,个个都愤愤不平。旮旯里30来户人家,单身男士就近20来位,有已婚离异没再建立婚姻的,有多年来就单身下来的,更多的是近十年步入社会的几乎都剩下了,无论是读了研究生、大学,还是中学毕业外出打

原创 行者盖 广东

春节回家,乡亲们围坐在广场上百年老樟树旁烤篝火,聊起现在旮旯里男士结婚难,个个都愤愤不平。旮旯里30来户人家,单身男士就近20来位,有已婚离异没再建立婚姻的,有多年来就单身下来的,更多的是近十年步入社会的几乎都剩下了,无论是读了研究生、大学,还是中学毕业外出打工十多年。

让乡亲们愤愤不平的是自己为人通情达理,把自己家的闺女都嫁了,没有一户要求对方家庭条件得多好,多高彩礼,婚后也在尽力帮衬,也尽力劝说嫁出去的闺女为对方添丁增户,个个都给男方生了俩个娃甚至以上,到头来自己家讨个媳妇却异常难。殊不知,讨媳妇难正成为我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仅是农村,其实城市里建立婚姻也不容易,个中原因既有文化观念因素、人口性别差异因素,也有经济、地理因素,还有个人因素。但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文化观念下的婚恋价值观变化才是当下农村讨媳妇难的根本原因。

一、价值观撕裂:婚姻的交易属性增强

1.彩礼居高不下。动辄十多万甚至数十万的彩礼成为硬性要求。

2.成本全不由己。“一动不动”开始成为标配。除了农村有翻新婚房作为前提外,为了能与男方父母独立分开生活,要求男方“汽车 + 县城或其它区域有房产”成为标准。

3.利益博弈增加。婚前房产财产的利益算计(房产证加名),生儿育女的条件前置、交换及补偿或奖励

二、社会观念变迁

1.市场经济冲击性别歧视、地域歧视。金钱至上论下,农村男性更易被贴上 “没资本没资源”“农村人根子穷恶习多”等。

2.单身文化认同。城市生活方式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渗透宣传,部分年轻人不分男女都认同 “单身自由” 观念;

3.阶层跃迁抬头。传统的门当户对进一步升级成阶层跃迁,市场经济下女性渴望通过婚姻彻底改变命运。

4.资本捧杀女性,强化女性的委屈、主张及生存意义,弱化男性的力量和贡献。由于女性在消费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围绕消费主义资本刻意追捧女性,导致语言表达、审美品位、消费观念等显著变化,形式主义盛行,并将其与情绪价值刻意挂钩对等。

三、女性女权的崛起

1.女性流向城市。农村出身的女性通过升学、务工等途径向城镇迁移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形成 “婚姻市场逆向淘汰”,

2.婚恋观觉醒。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或媒体传播影响,经济独立性增强,对婚姻的期待从“生存依赖” 转向“情感契合”“生活质量”。她们更倾向于晚婚或选择与自己经济、认知水平相当的伴侣,而非“将就结婚”。

3.交配权、生育权的掌控。通过俩权的掌控实现自我追求,达到既要又要还要。

来源:草根练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