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ACR丨乳腺肿瘤创新药物研发新动向与临床突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2 11:02 2

摘要:作为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顶尖盛会,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近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顶尖肿瘤学专家和研究者,展示了众多突破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癌症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在此,医脉通特别精选了乳腺癌领域的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

前言

作为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顶尖盛会,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近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顶尖肿瘤学专家和研究者,展示了众多突破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癌症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在此,医脉通特别精选了乳腺癌领域的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新的视角,助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CT027/6-新型口服生物可利用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Imlunestrant在ER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mBC)中国患者中的应用:I 期研究结果

研究背景

Imlunestrant是一种研发中的、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新型口服生物可利用型SERD。在临床前研究中,Imlunestrant对野生型和突变型雌激素受体均显示出较强活性,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Imlunestrant为口服给药,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良好。

研究方法

入组的ER+/HER2-局部晚期或mBC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口服Imlunestrant 400毫克或200毫克治疗,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研究终点为评估Imlunestrant的药代动力学(PK)、安全性和有效性(NCT05509790)。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7例患者,Imlunestrant 400毫克组9人,200毫克组8人。所有入组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7.0岁(43-79岁)。所有患者均患有转移性乳腺癌,且曾接受过针对晚期疾病的系统抗癌治疗,其中12例患者接受过三种或以上方案的治疗。截至数据截止日(2024年2月18日),每个剂量组中仍有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单次口服Imlunestrant后约4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平均半衰期(t1/2)约为20至22小时。蓄积比约为2.3倍。

Imlunestrant耐受性良好,大多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为1级或2级。Imlunestrant 400毫克组最常见的TEAE(报告患者≥2例)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腹泻、流感样疾病、COVID-19感染和高甘油三酯血症。Imlunestrant 200毫克组最常见的TEAE为贫血、谷草转氨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高胆固醇血症、谷丙转氨酶升高、血乳酸脱氢酶升高、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和上呼吸道感染。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值变化。一名服用Imlunestrant 400毫克的患者出现了4级严重不良事件(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但与研究治疗无关。未出现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药或死亡。

截至数据截止日,中位治疗时间为8.3周(范围:2.7-44.6)。Imlunestrant 400毫克组和200毫克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1.1%(1/9)和12.5%(1/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3.3%(3/9)和50.0%(4/8)。Imlunestrant 400毫克和200毫克组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37.5%和42.9%。

研究结论

中国患者口服Imlunestrant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在全球人群中观察到的结果相当。Imlunestrant单药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并在中国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的抗肿瘤活性。

CT028/7-RAF/MEK抑制剂avutometinib、阿贝西利和氟维司群联合用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CDK4/6i)经治的激素受体阳性(HR+)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单臂 I 期试验

研究背景

CDK4/6i可改善HR+ MBC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激活等耐药机制,其疗效受到限制。avutometinib(VS-6766)是一种RAF/MEK抑制剂,可逆转CDK4/6i的耐药性,且在临床前研究中可增强阿贝西利的抗增殖作用。avutometinib联合阿贝西利和氟维司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尚未明确。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HR+/HER2- MBC患者,既往接受CDK4/6i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患有可测量/可评估的疾病。允许患者既往接受过氟维司群治疗,但并非必需条件。主要研究终点是该治疗方案的最大耐受剂量(MTD),采用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确定,目标毒性发生率为0.25。计划的剂量水平为:avutometinib(2.4、3.2、4.0毫克,口服,每周两次,服用3周,停药1周),阿贝西利(50、100、15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持续给药),以及氟维司群(500毫克,肌肉注射,每28天一次)。剂量递增时优先调整avutometinib的剂量,以应对MAPK驱动的耐药性。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药代动力学(PK)、根据RECIST 1.1评估的ORR、临床获益率(CBR)和PFS。

研究结果

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共有16例患者接受研究方案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9.8个月。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31%患有内脏疾病,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针对MBC的内分泌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范围为1-5线)。患者既往接受的CDK4/6i治疗分别为:69%接受过哌柏西利,19%接受过瑞波西利,19%接受过阿贝西利治疗。69%的患者既往接受CDK4/6i治疗的时间超过12个月,44%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氟维司群治疗,63%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任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治疗,2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化疗治疗。

15例患者可进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评估。在剂量水平(0,0)即阿贝西利150毫克+avutometinib 3.2毫克时,出现了2/2例DLT(3级腹泻和肝酶升高)。在剂量水平(-1,0)即阿贝西利100毫克+avutometinib 3.2毫克时,未出现任何DLT(0/9)。在剂量水平(-1.1)即阿贝西利100毫克+avutometinib 4毫克时,出现了3/4例DLT(3级粘膜炎和皮疹,2级视力障碍)。

MTD和推荐的II期试验剂量为阿贝西利1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avutometinib 3.2毫克,口服,每周两次;氟维司群500毫克,肌肉注射,28天一次。

所有患者均经历过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0%;3级:19%)、中性粒细胞减少(50%;3级:6%)、腹泻(44%;3级:6%)、皮疹(44%;3级:19%)和疲劳(44%;3级:0%)。未出现4-5级TRAE。ORR为13%(1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包括1例曾接受氟维司群和阿贝西利治疗的患者),24周CBR为25%,中位PFS为3.6个月(95% CI:2.1-未达标)。药代动力学数据将另行公布。

研究结论

Avutometinib、阿贝西利和氟维司群的联合用药方案在对CDK4/6i耐药的HR+/HER2- MBC患者中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目前单臂II期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进一步评估该联合用药在这一患者群体中的临床疗效。

CT204-靶向HER2和CD3+ 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runimotamab单药及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乳腺癌(BC)患者的Ia/b期研究

研究背景

Runimotamab是一种为HER2表达癌症患者研发的靶向HER2和CD3+ 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对HER2表达的细胞的裂解。研究者推测,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可能会降低runimotamab的“靶向非肿瘤”毒性,并由于runimotamab与HER2低表达的正常组织结合减少而提高其治疗指数。这项首次人体剂量递增研究评估了runimotamab单药和与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对HER2表达的BC患者的初步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研究方法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C患者接受逐步递增剂量的runimotamab静脉注射(阶段Ia),或与曲妥珠单抗联用(阶段Ib),以确定最大耐受剂量。在第1周期中,runimotamab采用分步剂量给药法,第1天给予阶梯剂量,第8天给予初始目标剂量。随后,在每个三周周期(Q3W)的第1天给予runimotamab目标剂量。在Ib阶段,曲妥珠单抗先于runimotamab给药,首次在第1周期第1天给药,随后在每个周期的第1天给药(Q3W)。研究终点包括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和抗肿瘤活性。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8月1日。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73例乳腺癌患者:Ia期20例,Ib期53例(NCT03448042)。Ia期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次数为7次,Ib期患者为8次。Ib期中给予的runimotamab最高剂量(第1周期第1天/第8天为100/300毫克)超过了Ia期的剂量(1.7/5毫克)。在达到或高于runimotamab的药理活性剂量(≥0.72/2.2毫克)时,Ib期患者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31%,n=15/48,1-2级)低于Ia期患者(78%,n=7/9,1-2级)。

在所有可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20%的患者出现)为CRS、低磷血症、发热、ALT/AST升高、头痛、恶心、皮疹、瘙痒和疲劳。Ia期有4例(20%)、Ib期有20例(37.7%)患者出现了≥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Ia/b期患者中,runimotamab的药代动力学与剂量成正比。与曲妥珠单抗联合用药可抑制runimotamab诱导的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仅在Ib期、runimotamab剂量≥2.2/6.6毫克时观察到抗肿瘤活性。

研究者选择了runimotamab 20/60毫克联合曲妥珠单抗进行剂量扩展研究。在23例接受runimotamab 20/60毫克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30.4%)获得了确认的疾病缓解,包括1例完全缓解和6例部分缓解。

研究结论

相比于单独使用runimotamab,runimotamab与曲妥珠单抗的联合治疗不仅提高了耐受性,还允许使用更高剂量的runimotamab。在经过重度预处理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该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Jian Zhang, et al. Cancer Res 15 April 2025; 85 (8_Supplement_2): CT027. https://doi.org/10.1158/1538-7445.AM2025-CT027

[2] Adrienne G. Waks, et al. Cancer Res 15 April 2025; 85 (8_Supplement_2): CT028. https://doi.org/10.1158/1538-7445.AM2025-CT028

[3] Shanu Modi, et al. Cancer Res 15 April 2025; 85 (8_Supplement_2): CT204. https://doi.org/10.1158/1538-7445.AM2025-CT204

编辑:KIKI

审校:Uni

排版:KIKI

执行:Uni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