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上海车展专访:车载游戏、智能座舱与数字孪生的未来图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2 15:18 3

摘要: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Unity中国CEO张俊波接受媒体专访,深入探讨了Unity在车载游戏、智能座舱及工业数字孪生领域的技术布局与未来展望。从AI交互的革新到车载游戏的爆发潜力,从引擎技术的适配优势到与车厂的深度合作,这场对话勾勒出Unity在汽车与工业数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Unity中国CEO张俊波接受媒体专访,深入探讨了Unity在车载游戏、智能座舱及工业数字孪生领域的技术布局与未来展望。从AI交互的革新到车载游戏的爆发潜力,从引擎技术的适配优势到与车厂的深度合作,这场对话勾勒出Unity在汽车与工业数字化浪潮中的战略蓝图。

车载游戏:碎片化市场的突破与机遇

当前,车载游戏被视为继电视、电脑、手机后的“第四屏”场景,但其发展面临独特挑战。张俊波指出,车载环境与移动端存在本质差异:车内运算资源需兼顾安全与娱乐,屏幕尺寸与交互方式也更为复杂。例如,传统手柄在狭小车厢内并不适用,未来或通过手势、语音与AI结合的方式实现创新交互。Unity正通过引擎的跨平台适配能力,将游戏开发者与车厂需求高效连接。目前,Unity已支持200多款量产车型,通过“中间层”技术抽象化不同车机系统,降低开发者的适配成本。

车载游戏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张俊波预测,当具备游戏运行能力的车辆保有量突破一亿时,市场将迎来爆发。现阶段,Unity采取“先投入后盈利”策略,免费为游戏开发者适配车机系统,并与车厂合作按激活量或订阅制分成。未来,车载游戏或与手机、电视端打通,形成跨设备无缝体验。例如,玩家可在车内试玩片段,回家后通过手机继续游戏,甚至投屏至电视,构建全场景娱乐生态。

智能座舱:AI与多模态交互的实用化演进

AI上车是近年热点,但张俊波认为,现阶段许多功能仍停留在“证明技术存在”层面,如车内文生图等场景实用性有限。真正的颠覆将来自AI对用户习惯的深度理解与主动服务。他描绘了一个理想场景:用户上车后,AI自动调整座椅、后视镜、导航路线及音乐播放列表,甚至根据车内人数、环境光线动态优化空调与氛围灯。这种“无感交互”依赖端侧AI对用户行为与环境数据的实时分析,而非简单的语音指令响应。

多模态交互是另一关键方向。未来,车机系统或通过摄像头与传感器捕捉用户表情、手势,结合语音与触控,实现更自然的操作体验。例如,冥想模式下,AI可自动切换舒缓音乐与灯光;多人乘车时,系统能根据乘客偏好分屏显示内容。张俊波强调,技术需回归实用性:“驾驶员不需要分心调空调档位,AI应默默解决这些琐事。”

引擎技术:适配性、稳定性与工业赋能

Unity在车机领域的崛起,与其在移动端积累的技术优势密不可分。车机系统多基于安卓或Linux架构,与手机生态高度相似,而Unity的轻量化、高兼容性使其成为车厂首选。张俊波提到,Unity引擎可将车厂研发周期从传统3-5年缩短至18个月,核心在于其跨平台适配能力与开发效率。例如,车载屏幕尺寸各异,Unity通过实时3D渲染技术避免画面拉伸模糊,确保游戏与UI在不同比例屏幕上完美呈现。

数字孪生是Unity拓展工业场景的重要抓手。在汽车制造中,工厂可通过Unity构建虚拟产线,模拟设备布局与生产流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张俊波以“车间鸟瞰图”为例:数字孪生平台实时映射工厂状态,异常点位以红黄标识提示,工人可远程介入处理。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奔驰、一汽等车企,未来或将延伸至电力、建筑等更广泛领域。Unity的挑战在于平衡工业场景的精度需求与渲染性能——车间模型包含数亿个数据点,远超游戏角色面数,需通过云端协同与分布式计算实现高效处理。

合作模式:车厂、开发者与引擎的三方共赢

Unity与车厂的合作呈现多样化。早期,车厂为证明技术概念,常高价定制小众游戏;如今,双方转向可持续模式:车厂为适配游戏支付授权费,或按用户激活量分成。张俊波坦言,车载游戏尚未盈利,但Unity愿承担前期投入,“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他透露,首款搭载Unity游戏中心的车载系统将于年内落地,未来3年随智能汽车保有量增长,市场将进入“群雄逐鹿”阶段。

对于开发者,Unity的价值在于降低上车门槛。传统车机市场碎片化严重,单一车型百万销量已属罕见,开发者难以为小众平台单独适配。Unity通过统一接口覆盖主流车机系统,开发者只需一次开发即可触达多品牌车型。这种“中间人”角色不仅节省成本,也加速了车载游戏生态的成熟。

未来展望:屏幕消失与交互革命

针对车内屏幕的演进,张俊波表达了批判性思考。他认为,当前中控屏设计反人性,“驾驶员需扭头操作,增加安全隐患”。未来,语音与AI的成熟或使物理屏幕逐渐淡化,信息通过HUD(抬头显示)或全息投影直投视野前方。后座娱乐系统也可能革新,例如奔驰Vision V概念车通过投影将后排变为沉浸式游戏空间。张俊波调侃:“与其在后座装一块比iPad还小的屏幕,不如让玻璃变身显示屏,自动驾驶时还能‘伪造’窗外风景。”

技术狂想背后,是Unity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无论是车载游戏的跨端融合,还是工厂数字孪生的实时监控,Unity的目标始终如一:用引擎技术连接虚拟与现实,让人与机器的交互更自然、更高效。正如张俊波所言:“游戏的尽头是工具,工具的终点是改变世界。”在这场汽车与数字化的碰撞中,Unity正悄然书写下一章。

来源:autocarweekl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