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在,2024年4月的某个早晨,新西兰女歌手Lorde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即将发行自己的新歌。
少了合成器跳大神的欧美乐坛实在是有些无聊。
2024年,在一阵流行乐的高潮迭起过后,已经过去近4个月的2025年实属令人担忧。
没有英文全球大热单的加持,那些小火制作也难以带动欧美流行乐坛这一重要地盘。
好在,2024年4月的某个早晨,新西兰女歌手Lorde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即将发行自己的新歌。
或许还有不少人不太熟悉这位歌手,但提起她的歌曲《Royal》,相信你一定略有耳闻。
这首歌当年横扫格莱美颁奖舞台,让一个年仅16岁的少女站在了流行乐坛的风口的作品,促使她也成为了21世纪最年轻的Billboard Top100冠军单曲歌手之一。
这首歌曲展现了她早熟的音乐才华,也让Lorde成为了不少新人歌手的“朝拜”楷模。
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红。
于是,在大获成功以后,她反而变得更加“佛系”了。
没有跟随音乐市场的动向,她追随自己的脚步,发行的系列音乐作品更像是她专属的思维图书馆。
2017年,她发行的专辑《Melodrama》险些再拿格莱美。在这张专辑中,她更加自由的发挥也强化了粉丝们对她的忠诚性。
专辑首单《Green Light》在Billboard提前入榜,最高排名19名,专辑首周以10.9万张的综合销量夺下Billboard 200专辑榜冠军。
在《Melodrama》发行后,Lorde也奠定了她“另类流行先锋”的音乐地位。
许多乐迷人表示,《Melodrama》相比于首专《Pure Heroine》,更加深刻的展现了她从青少年视角到成熟情感的过渡。
不管怎么说,Lorde在乐坛的成长速度实在是让人有些直呼震惊,毕竟她的成名之路走得太过超前。
不仅成名之路十分超前,Lorde的精神状态同样十分超前。
在夜晚的喧嚣过后,Lorde开始变得心平气和,选择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她从炎热的新西兰前往南极旅行,扔掉身上的电子设备,把身心投入到与大自然的对接之中。
这段时间,她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与粉丝们交流,除此以外,她毫无音讯。
到了某个夏天,她表示:我在南极的经历帮助我写出了一张专辑,我们应该重视环保,这便是《Solar Power》的来历。
首先,从专辑名来说《Solar Power》直接指向了太阳能。
单曲《Fallen Fruit》则是批判了人类对于地球的大肆开采与掠夺,其中提到了“我们如何在石油中跳舞。”
此外,这张专辑也摒弃了实体CD的生产,改用可回收包装,取消了塑料制品,数字优先发行等方式降低碳足迹。
她甚至取消了歌手们经常做的在发行专辑后巡演的常规,她仅仅采用小型本地演出的形式或线上活动进行宣传。
而此时的Lorde,仅仅24岁。
很难有人达到她的思想境界,特别是在这样物质横行的张扬时代,人们往往通过社交媒体和快节奏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追求刺激和高物质消费成为了青年群里当中的“新时尚”。
不过这张专辑的发行同样使她遭受了许多质疑。人们对于她的作品转型显然有些不满意,形容《Solar Power》是一张清汤寡水的小众流行专辑,丝毫无法让人联想起曾经的那个她。
好在,她明白粉丝们对于她的期望。
就在今年4月,她宣布发行了自己的单曲《What Was That》。
这首歌曲的发行过后,或将开启她的全新个人音乐时代。
而这首单曲也再度回归她的早期风格,让人们追溯到那个曾经站在舞台上跳大神的Lorde。
值得一提的是,单曲《What Was That》的宣传也颇具玩味。
Lorde首先通过了一段音乐片段泄露的短视频提起大家的胃口,在视频中她奔跑在纽约华盛顿公园的广场,在流动旋律的搭配下相得益彰。
随后,她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布快拍,邀请粉丝在某个晚上相约华盛顿公园广场。
这一号召真的吸引了大量Lorde粉聚集,甚至活动一度被警方叫停。
而最终,Lorde现身华盛顿广场,与粉丝们共享新歌的首次试听,粉丝们以及随行人员拍摄了许多现场视频和照片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2天后,《What Was That》正式全球发行。
还是同样的配方,只是全新的制作人,这首歌曲可谓绝对算得上是一首10分的俱乐部舞曲。
MV更是大张旗鼓的“化繁为简”,摒弃掉了高精制作和后期美化。
粗犷的iphone原相机录制,纽约街头的City Walk、爬出下水道奔向公园广场,以及Z世代常见的发疯心理状态,Lorde可谓是给足了世人想象空间。
对于听众的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封神,就两个字。
来源:Fancy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