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立夏旱死牛,晚上立夏雨不愁”,今年立夏在哪儿?有啥说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3 05:26 2

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今天已经是5月3日,也就是五一假期的第3天。按照节令来说,今天是谷雨节气的第14天,距离立夏还有1天的时间。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所以随着立夏的到来,天气会越来越炎热。像刚刚过去的两天,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应该就是热,太热了,热爆了。很多城市的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今天已经是5月3日,也就是五一假期的第3天。按照节令来说,今天是谷雨节气的第14天,距离立夏还有1天的时间。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所以随着立夏的到来,天气会越来越炎热。像刚刚过去的两天,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应该就是热,太热了,热爆了。很多城市的气温直接飙升至30+不说,有些城市甚至超过了40℃,地表更是达到了60℃以上,妥妥“烫脚”的感觉。

不过从今天开始,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带来,我国将迎来大范围的雨水天气,特别是西南、江南、华南等地,还会出现暴雨以及大暴雨的情况,所以大家出门前一定要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做好防雨的准备及行程规划。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一般交节在每年公历5月5日至7日,此时太阳会到达黄经45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了东南方。《历书》中就有“斗指东南,维为立夏”的说法。

那立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说的是随着气温的升高与雨水的增加,万物到了此时已长大,所以立夏时节就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农民也到了夏耕夏收的农忙时期,我国古诗词中就有“燕剪莺梭草绿茵,农耕夏种事纷纷”的记载。

在农耕社会,农业生产对人们至关重要,所以立夏时节的很多习俗都和农事有关。在我国古时,每逢立夏这一天帝王除了会率百官至南郊祭祀以祈求丰收外,还会派官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农耕。而在民间则有吃立夏饭的习俗,立夏饭也称“五色饭”,就是用五色豆与白米一起煮成,不但饭营养丰富,还寓意五谷丰登,人们希望通过吃立夏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因为天气的炎热与潮湿,所以到了夏季很多人身体会出现不适症状,人们称之为“苦夏“,为了能缓解这种不适,立夏时节就有吃立夏蛋和喝立夏茶的说法。其中立夏蛋就是立夏这一天把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后,染上各种颜色,装入五彩斑斓的蛋网中,挂在孩子胸前,或相互馈送。人们认为,立夏吃了蛋,热天就不会疰夏,身体会更健康。

立夏作为我国岁时节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备受人们关注,特别是这一天的起始和特征,我国民间就有“白天立夏旱死牛,晚上立夏雨不愁”的说法,那今年立夏在哪儿?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和预兆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

这句从字面看是很好理解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夏节气交节的时间是在白天,那么之后可能会出现较为干旱的天气,以至于农田里的水分不足,连耕牛都可能因缺水而面临困境,这里用 “旱死牛” 来夸张地形容干旱的严重程度。而要是立夏交节在晚上,往往预示着后续雨水会比较充沛,农民不用担心农作物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农作物有充足的雨水滋润,利于生长和丰收。

那白天和晚上是如何划分的呢?通常来说,大致是以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为白天,日落到日出则为晚上。因为不同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会有所差异,所以人们便以早六点和晚六点为界限。

今年的立夏具体交节时间为:5月5日13时56分57秒,属于白天立夏,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的夏天雨水会相对较少,这也侧面说明天气会比较炎热,所以大家要做好防旱防暑的准备。

除了上面这句农谚,关于立夏的农谚还有很多,我们一起看看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立夏时节到了,如果天气依旧不热,人们甚至都不需要拿扇子来纳凉,这种异常的气候状况会让种田的农民感到十分焦急。

立夏标志着春季向夏季的过渡,正常情况下,此时气温会开始炎热。而此时不热的话,就意味着当年的气候出现了异常,比如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偏低等,这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收成减少,这对农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会因此而焦急。

根据古人长期观察的结果,如果立夏这一天刮起了东风,这也就预示着后续可能会有较多的降雨,容易导致麦子遭受涝灾。因为此时麦子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过多的雨水会影响麦子的生长和收获。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夏交节这天没有下雨,那么就可能预示着后续天气干旱,土地缺水。立夏之后,农作物生长进入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如果此时缺少雨水,会影响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甚至导致土地干裂,无法进行犁地、耙地等农事操作,所以农民只能将农具搁置,等待降雨。

立夏将至,期望今年会是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大家觉得农谚还能适用于现在的生活吗?#春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知识智慧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