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易·系辞传》中“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这句话,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轻轻转动,便开启了《易经》那扇蕴含着深邃智慧的大门。“拟”与“议”,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承载着古人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对言行的精妙指引。
《周易·系辞传》中“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这句话,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轻轻转动,便开启了《易经》那扇蕴含着深邃智慧的大门。“拟”与“议”,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承载着古人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对言行的精妙指引。
一、圣人作《易》与后人学《易》:“拟议”的双重轨迹
回溯远古,圣人作《易》,那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探索的过程。彼时,先哲们仰观浩瀚苍穹,星辰的运转、日月的交替;俯察广袤大地,山川的起伏、河流的奔腾。他们将这些自然万象,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抽象为八卦的符号。乾代表天,象征着刚健、积极;坤代表地,寓意着柔顺、包容。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创造,更是对世界本质的高度提炼,是一种将复杂世界简化为可认知模型的伟大创举。
而后,随着时间的流转,《易经》从圣人手中流传到后人的世界。对于我们这些学习《易经》的人来说,“拟议”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境,不再是盲目地应对,而是尝试从《易经》的卦象和卦爻辞中寻找答案。当我们面临事业上的抉择时,“屯卦”所描绘的创业初期的艰难与生机,或许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处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遭遇人际关系的困扰,“睽卦”中关于不同个体之间如何求同存异的智慧,也许能为我们化解矛盾提供思路。
二、“拟之而后言”:让言语蕴含象数的力量
“拟之而后言”,强调了言语的产生与《易经》中“象”的紧密联系。在《易经》的世界里,语言并非空洞无物的表达,而是对卦象所蕴含意义的阐释和延伸。《系辞》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的局限性以及卦象的重要性。
例如“谦卦”,其卦辞“谦亨,君子有终”,短短几个字,却通过“地山谦”(上坤下艮,地中有山)的卦象,将谦虚的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山本高大雄伟,却隐藏于大地之下,这种意象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谦虚所蕴含的力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谦虚时,如果能联想到“谦卦”的卦象,那么我们的言语就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形象。
在现代社会,信息如洪流般涌来,各种言论铺天盖地。然而,很多时候,这些言论缺乏深度和实质内容。而《易经》中“拟之而后言”的智慧,提醒着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深思熟虑,让言语与事物的本质相契合。在职场中,当我们讨论团队合作时,以“同人卦”中“同人于野,亨”所表达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依据,我们的言论就能更具建设性和说服力;在家庭教育中,以“蒙卦”中“蒙以养正”的理念为指导,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就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三、“议之而后动”:在行动中把握时位的奥秘
“议之而后动”,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在《易经》的卦象中,每一爻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时机,这就是所谓的“时”与“位”。对“时”与“位”的准确把握,是我们采取正确行动的关键。
从爻位来看,《易经》中的爻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初爻代表着事物的开始,上爻象征着事物的终结,二爻和五爻处于卦的中间位置,往往代表着中正之道。例如“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意味着当我们处于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崭露头角之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来帮助自己。而“坤卦”的六三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则告诫我们在处于一定的位置但还不是主导地位时,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才华,坚守正道,等待合适的时机。
除了爻位,卦时也是我们在行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卦象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境。当我们处于“革卦”所象征的变革时期时,就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勇于创新和变革;而当我们处于“艮卦”所代表的止息阶段时,就要懂得适时停止,避免盲目行动。比如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如同处于“革卦”之时,我们需要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拟议以成其变化”:在变化中实现人生的升华
“拟议以成其变化”,是《易经》中“拟”与“议”的最终目标。这里的“变化”,并非是随意的改变,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或者因为欲望的驱使而盲目行动。而《易经》的“拟议”智慧,就像是一盏明灯,帮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当我们面对投资的诱惑时,如果能以《易经》中的智慧来“拟议”,思考这种行为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存在风险,也许就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在处理家庭关系时,通过“拟议”,理解家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角色,我们就能更好地处理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从更深层次来看,《易经》的“拟议”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人们往往过于依赖理性分析和技术手段,而忽略了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易经》中的“拟象”让我们回归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关注人文价值;“议变”则让我们在面对变化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言行:人生的关键枢纽
《系辞》将言行比作“枢机”,这一比喻形象而深刻。门轴的转动决定了门的开合,弩机的发射决定了箭的方向,同样,我们的言行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易经》的“拟议”之道,就是让我们精心打磨这一“枢机”,使我们的言行更加准确、恰当。
古往今来,无数的智者贤人从《易经》中汲取智慧,规范自己的言行。孔子对《易经》爱不释手,“韦编三绝”,他从《易经》中领悟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儒家思想体系。诸葛亮精通《易经》,他通过对卦象的分析和对时势的判断,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出谋划策,成就了一番霸业。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可能无法达到古圣先贤的高度,但我们同样可以从《易经》的“拟议”智慧中受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发言之前,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语是否符合事物的道理;在行动之前,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前的时机和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让自己的言行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助力,而不是阻碍。
《易经》就像一座深邃的智慧宝库,“拟议”之道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指导言行的方法,更让我们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保持一颗从容、智慧的心。让我们在《易经》的智慧指引下,不断修炼自己的言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