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谱(四十九)小花糖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3 08:41 2

摘要:小花糖芥隶属十字花科糖芥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华南地区除外)均有分布,常见于农田、沟渠边、山坡及荒地,在蒙古、朝鲜半岛,以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和美国也能发现其踪迹。

小花糖芥隶属十字花科糖芥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华南地区除外)均有分布,常见于农田、沟渠边、山坡及荒地,在蒙古、朝鲜半岛,以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和美国也能发现其踪迹。

一、形态特征

1. 植株:高度通常在15 - 50厘米,茎部直立且具棱角,周身被丁字毛所覆盖,这一特征使其在触感和外观上都有别于其他植物,丁字毛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它抵御外界侵害,例如减少水分蒸发,对一些小型食草动物起到物理防御作用 。

2. 叶子:基生叶呈莲座状,无叶柄,平铺于地面,叶片长度在(1 - )2 - 4厘米,宽度1 - 4毫米,上面分布着2 - 3叉毛;茎生叶则为披针形或线形,长2 - 6厘米,宽3 - 9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叶片边缘带有深波状疏齿或者近乎全缘,两面同样具有3叉毛 。

3. 花:花朵排列成总状花序,顶生在植株上,在果期花序可长达17厘米。萼片为长圆形或线形,长2 - 3毫米,外被3叉毛;花瓣呈浅黄色,形状为长圆形,长4 - 5毫米,顶端圆形或截形,下部有爪 。其花色鲜艳,在田野中十分显眼,能够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前来传粉,进而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

4. 果实和种子:长角果为圆柱形,长2 - 4厘米 ,宽约1毫米,侧扁且稍有棱,同样具3叉毛;果瓣上有1条不太明显的中脉;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头状;果梗粗壮,长4 - 6毫米;种子在每室内排成1行,形状为卵形,长约1毫米,颜色淡褐色 。种子表面有细微纹理,有助于其在土壤中固定并顺利萌发,成熟后的种子会借助风、水流或者附着在动物体表等方式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种群分布范围。

二、分布范围

小花糖芥分布广泛,适应性极强。在中国,从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经内蒙古、河北、山西,延伸至华东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 ,以及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国外分布于蒙古、朝鲜半岛,以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和美国 。其分布区域涵盖了多种气候类型,从温带的寒冷气候到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甚至在部分寒带地区的适宜生境中也能生长,海拔范围从低地至高达2000米的山区 。

三、对农作物的危害

小花糖芥作为麦田常见杂草,常常与播娘蒿混生,主要对小麦、油菜、果园等植物产生危害 。与农作物争夺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例如在小麦田中,它会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竞争资源,使小麦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下降,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而且其繁殖速度快,种子数量多,一旦在农田中扎根生长,若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大面积扩散,进一步加剧对农作物的危害 。

四、价值体现

1. 药用价值:小花糖芥全草均可入药,味辛苦,性寒 。具有强心利尿,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心悸浮肿,消化不良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其种子含有多种强心甙,如葡萄糖糖芥甙、糖芥醇甙、灰毛糖芥甙等 ,这些强心甙类物质能够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可用于一些心脏疾病的辅助治疗,但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因为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 。在传统医学中,小花糖芥还被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久病心力不足等病症 。

2. 食用价值:在饥荒年代,小花糖芥的嫩苗和嫩叶曾被人们当作野菜食用 。采摘其嫩苗或嫩叶,焯水后可凉拌、炒菜或者做馅 。虽然其味道略带苦味,不过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为人体补充一定的营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含有芥子油苷,味道辛辣微苦,食用时需处理得当,且不能过量食用 。

3. 生态价值:小花糖芥的深根系能够深入土壤深层,吸收钙、磷等矿物质,待其枯枝落叶后,这些矿物质又会返还到表层土壤,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研究表明,适度生长的小花糖芥可使小麦增产5% - 8% ,是一种对农田生态系统有益的杂草 。同时,它还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花期长达2 - 3个月,为刚出巢的蜜蜂等昆虫提供花粉和花蜜,对维持农田传粉网络起着关键作用 。在有机农场中,常被保留作为生态平衡的指示植物 。另外,小花糖芥对重金属镉有超强富集能力,其体内镉含量可达土壤的50倍以上,因此在湖南、江西等矿区,被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通过收割植株将污染物移出环境,成本仅为传统工程的十分之一 。

五、消灭办法

1. 人工拔除:在小花糖芥生长初期,人工拔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在农田面积较小或者对杂草数量要求严格的区域,如果园等,可以组织人力进行拔除 。拔除时要注意将其根部完全清除,避免残留根部再次生长 。人工拔除虽然耗费人力,但不会对环境造成化学污染 。

2. 化学防治:对于大面积发生小花糖芥危害的农田,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 。例如在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马尼拉、狗牙根等禾本科草坪出现该草时,可使用“阔草威锄”,每667平方米用80 - 100毫升兑水25 - 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在三叶草、苜蓿、马蹄金草坪出现该草时,使用“苜草锄”,做封闭时每667平方米使用180 - 200毫升兑水50 - 60公斤对地面均匀喷雾,茎叶处理时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50 - 180毫升兑水25 - 30公斤水均匀茎叶喷雾 。但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3.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昆虫、病原菌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小花糖芥的生长 。例如某些昆虫以小花糖芥为食,通过释放这些昆虫可以达到控制杂草数量的目的 。但生物防治的效果可能相对较慢,且需要对生物防治的物种进行严格筛选和监测,防止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破坏 。

4. 合理轮作和田间管理: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生长环境,使小花糖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减少其发生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农田的整洁,减少小花糖芥的滋生地 。合理施肥,增强农作物的生长势,提高其竞争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花糖芥的生长 。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