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宿舍区“无人认领” 40余户居民房屋难修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3 09:33 3

摘要:芦席营22-24号大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有四栋建筑,22号包括一栋二层小洋楼和两间平房,24号是一栋二层“筒子楼”,共有42户住户。

租房二十多年产权人却“失联” 房屋破旧修房难

芦席营22-24号大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有四栋建筑,22号包括一栋二层小洋楼和两间平房,24号是一栋二层“筒子楼”,共有42户住户。

(22号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大院原为七四二五工厂的职工宿舍,近年来,建筑逐渐老化,墙体多处开裂,瓦片也不时掉落,居民们担心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向所在地中央门街道求助。

“好多家都出现漏雨情况,还有屋檐腐烂后,瓦片掉下来,砸到人了,大家就开始着急了,感觉要找政府帮忙了。”居民代表刘大爷说,“前几年街道领导说你们放心,一定帮你们解决,但是一直落实不了。”

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的住户大多数是七四二五工厂的老职工,以租赁的形式在此居住,并没有房屋的产权。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七四二五工厂经历过多次产权变更:2001年,工厂被划归至中车集团,更名为“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2008年,工厂又被整合至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隶属于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2011年,工厂改制,成立“南京七四二五橡塑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又更名为“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这里的房租已经多年无人来收。 按照“产权人是房屋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没有产权,意味着在此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居民们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翻建,甚至无权申请房屋的安全鉴定。

(利德东方公司回函表示:大院并非该公司资产)

“区里管房屋鉴定的部门说了,我们是租户,必须产权单位找过去,才能鉴定。”刘大爷说,“后来街道又找到曾用名是七四二五厂的利德东方公司,对方直接出了一个公函,说房子不是他们的。”

所在地街道:已寻找产权单位多年始终无果

对此,鼓楼区中央门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晓峰告诉记者,从2022年,他就一直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也一直在寻找芦席营22-24号真正的产权人,先后与中车集团、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但因为年代久远、涉及的单位过多,目前进展不大。

(居民家中渗水严重)

“现在我们只能做一些局部的修补,大的维修还是要产权人来牵头。”杨晓峰 表示,“我和工厂老职工了解过,有可能是最初改制时,把这一块给遗漏了。后来我又与中车集团、中化橡胶公司都联系过,最后‘线’都断了。在我们这个层面,要找到产权人还是有些困难。”

面对群众的实际困难,中央路街道办、观音里社区一方面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对存在隐患的大院建筑进行临时性加固,2025年初,街道投入十余万元,解决了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屋顶漏水、瓦片掉落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安全巡查力度,做好居民安全提醒。

“今年我们很可能会找第三方专业单位,对这片房屋进行一个体检、评估,看看存不存在结构性的损伤,是不是危房。”杨晓峰说。

评论员:涉及居民安全、国有资产管理应尽快确定产权人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个别芦席营22-24号大院居民持有的《公有住房租赁合约》中,甲方为“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物业管理事业部”,续约期为2000年4月。这是否意味着,中车集团曾为大院产权人?杨晓峰表示,下一步,中央门街道将与中车集团进一步对接,尽早确定产权人。

“主管的街道政府必须找到产权人。“荔枝新闻中心江苏新闻广播特约评论员邱鹭风认为,芦席营22-24号大院产权的归属必须尽早查清。

“通过居民的租赁合同起码可以确定,在2000年,中车集团是房屋的承租人,也应当配合街道,弄清楚是不是他们的资产。如果是,又移交给了谁,这应当都是有协议的。这不仅仅涉及到居民的安全保障问题,也是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