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公布。其中,陕西省共有19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公布。其中,陕西省共有19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年仅26岁、被众多小朋友亲切地唤为“戏法哥哥”的贾博涛位列其中,并且是本次陕西获此荣誉中唯一一位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代表。
点燃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戏法对于我、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是一场场演出,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贾博涛表示,能够获评新时代青年先锋,是荣耀更是鞭策。我将继续与我心爱的戏法一起,用缤纷和奇妙去打开孩子们未来的无限可能,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快乐追求。
贾博涛,陕西渭南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留守儿童公益大使。虽然年轻,却是一名在公益道路上坚守了11年的“老兵”。在追着叫他“戏法哥哥”的孩子们眼中,贾博涛带来的不仅是观看演出时的快乐,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贾博涛的公益之路,始于2013年。那一年,他第一次参与志愿活动,便深深体会到助人带来的满足感。11年来,他深耕公益,捐书捐物,自14岁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累计志愿服务53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5830小时,为1200多名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传授魔术和戏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渭南城区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和城外的困难儿童服务中心,时常能看到贾博涛的身影。他和师父雷鸣为特殊儿童、困难儿童办起了华山戏法公益讲堂,希望这些孩子能掌握一门基本的谋生技能。2021年陕西省少儿新年联欢晚会上,贾博涛教的4名特殊儿童表演的戏法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多年来,贾博涛将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相结合,义务演出、免费培训,让中国戏法成为特殊儿童快乐自信成长的基本技能。“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好的掌声。”贾博涛为了孩子们的笑容、为了特殊儿童的未来而奔波。他用一次次的表演、一堂堂的教学,为众多困难儿童与特殊儿童打开了通往艺术的大门。
贾博涛的课堂上,没有华丽的道具,却有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没有标准的舞台,却有无数发自内心的欢笑。在这位“戏法哥哥”的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魔法天地”。在孩子们的眼中,贾博涛不仅会变戏法,更是点燃梦想的“希望之灯”。
在创新传播中绽放非遗魅力
华山戏法是华山脚下的一颗文化明珠,充满奇幻与魅力。作为传承人,贾博涛肩负传承使命,开展公益非遗宣传、公益惠民演出。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潼关县等县(市、区)的70余个乡镇、160余个村(社区),累计演出400多场,惠及万余名观众。同时,他还将戏法与现代传播方式结合,通过短视频、直播和舞台表演,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技艺。
当前,短视频和直播是流量的突破口。为此,贾博涛与小伙伴们拍摄“慢动作拆解戏法”,展示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更多人了解华山戏法的原理,爱上戏法。在此过程中,有一场直播最高吸引10万人观看,抖音话题点击量超过1000万。很多网友留言“原来戏法还能这么酷”。“2024年,我们团队在西安高校合作的创业项目《国潮幻术诗意展》斩获国际创新大赛金奖,这让我更坚信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贾博涛说。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华山戏法不仅是一场表演,还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贾博涛说。
传承非遗、爱心帮扶、志愿服务,贾博涛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青年。他曾带动上百名大学生参与扶贫,组织同学针对家乡的非遗项目“临渭草编”进行文创开发,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一带一路”(陕西)特色商品展览会扩展销售渠道,销售额达15万元,绽放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此外,贾博涛加入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和渭南青年讲师团,以华山戏法为载体,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部分市直部门、驻渭各高校、企业,累计开展线下宣讲50余场次,直接受众达7000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戏法百变唯初心不变
作为“非遗+公益”的标杆人物,贾博涛心系家乡发展、倾心帮扶困难儿童,多年的公益之路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相继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好人”“陕西好青年”“渭南市道德模范”“渭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戏法让我与传统文化相连,公益则让我与社会的温暖相融。孩子们的笑容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我坚持的动力和戏法创作的灵感。”在公益与非遗传承的双向道路上,贾博涛用戏法和爱心,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同时也激励着更多青年人投身公益和非遗事业。
2020年春节前夕,贾博涛用自己3000元奖学金为60余名困难儿童家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送上特别的春节礼物。2021年,他用自己工作后的第一笔收入为家乡母校的困难儿童捐赠价值5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他还通过实施“关爱服务暖冬行动”,帮助孩子们度过健康、温馨的假期。2024年,他带动爱心人士,多方筹集资金,为家乡的老人送去10万元春节慰问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变戏法,不变初心”的情怀。
以青春作笔,以非遗为墨,贾博涛在秦东大地上书写属于自己和孩子们多彩诗行,字里行间跃动的,不仅是青年人的意气凌霄,更是乡村振兴、文化共富的磅礴气象。“我将继续把非遗与公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凭借非遗展翅高飞、追逐梦想……”贾博涛说。
(秦毅)
来源:紫砂壶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