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扎堆入行,乡镇农资店为何越开越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3 07:06 2

摘要:县城的奶茶店转让广告还没撕掉,河南周口的小王就发现,老家镇上的农资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半年新增7家,连在深圳电子厂打工的发小阿明都回来了,在抖音开直播卖打药机。曾经被视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事,为何突然成了年轻人的创业新选择?

县城的奶茶店转让广告还没撕掉,河南周口的小王就发现,老家镇上的农资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半年新增7家,连在深圳电子厂打工的发小阿明都回来了,在抖音开直播卖打药机。曾经被视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事,为何突然成了年轻人的创业新选择?

2024年全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突破21%,深圳某电子厂门口,大专生们挤破头应聘流水线岗位,外卖站点的电动车日均接单量超过50单,行业内卷到“爬30层楼送外卖月入6000元”成了常态。阿明就是在这种时候选择返乡开了一家农资小店。

乡镇农资店的低门槛和稳定性,在当下城市就业艰难的环境下,成为很多农村出身的年轻人的新选择。50平米的临街店面年租金不过1-2万元,首批进货10万元左右(肥料占60%、农药30%、农具10%)就能开门营业,启动成本不到县城奶茶店、快餐店的三分之一。更关键的是,农资生意现金流稳定——农民购买农资赊账比较少,即使有赊欠,时间也不长,而且你有把握能收到款——他家果园情况你很清楚。相比在城里创业,加盟费、抽成、租金像三座大山,而农资店靠的是“土地刚需”,只要人要吃饭,就不愁没生意。

村口的张大爷明显感觉到,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但承包百亩土地的“大户”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全国5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已超300万户,他们的需求早已从“买便宜”转向“买技术”:种200 亩草莓的老张,愿意花800元/亩购买“膨果套餐”(水溶肥+钙肥+杀菌剂),前提是农资店能提供测土配肥、送货到田头甚至无人机飞防等增值服务。

这种转变恰好给了年轻人机会。他们擅长用手机查询农技知识,能快速掌握无人机调试、测土配肥等新技术,甚至帮大户制作“投入产出比”报表,用数据说服农户。阿明跟着厂家培训一周,就成了镇上唯一能提供“飞防套餐”的老板,2024年拿下15个大户订单,销售额突破80万元。“老一辈农资店老板靠经验卖货,我们靠技术和服务赢客户,反而更对大户的胃口。”

95 后姑娘丽丽的抖音账号@农资小课堂有 8 万粉丝,她的“逆袭”全靠一部手机。在田间拍摄“如何分辨真假农药”时,她特意对准包装上的“登记证号”,用白话讲解查询方法,单条视频播放量超30 万,周边农户买农药前都会说“先看看丽丽咋说的”。直播时推出“叶面肥10元秒杀+30 公里配送”,单场带货300单,比镇上赶集还热闹。

00后大学生小陈则把大学学的植物营养学拍成短视频,用“玉米缺氮叶片发黄→推荐高氮肥”的简单逻辑圈粉。她发现,哪怕是种5亩地的小农户,也会在手机上搜索“钙肥怎么用”,而年轻人的店铺能提供“视频教学+实时咨询+情绪价值”,比传统农资店的“口头指导” 更直观可信。数据显示,35岁以下农户使用农资电商的比例达68%,短视频让乡镇小店突破地域限制,客户半径从5公里扩展到20公里。

安徽曾有店主因售卖无登记证的除草剂,导致农户庄稼绝收,最终赔偿30万元关门。如今镇上农户选购农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正规手续”。入行农资行业需跨过三道坎:一是必须销售带 “农药登记证”“肥料备案号”的正规产品,二是最好考取“农作物植保员”证书,能下田诊断病虫害,三是紧盯本地特色作物——北方大棚区主打水溶肥,南方柑橘园周边多备中微量元素肥,错位竞争比价格战更有效。

走在乡镇街头,看着新挂的“惠农农资超市”招牌和直播间里讲解施肥的阿明,不难发现:这波年轻人不是“逃回农村”,而是看懂了土地的价值——当城市就业充满不确定性,农资店成了“抗跌赛道”。他们用短视频打破信息差,用技术服务征服客户,让传统农资生意焕发新生。这不是无奈的退路,而是务实的选择。

来源:新农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