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沉淀了 86 载的《新华日报》,犹如一部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珍贵典籍。报眉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的旧式纪年字样,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当这份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老报纸跃入眼帘时,瞬间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仿若打开了一扇通往烽火年代的
文/杜映 刘冠东供稿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沉淀了 86 载的《新华日报》,犹如一部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珍贵典籍。报眉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的旧式纪年字样,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当这份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老报纸跃入眼帘时,瞬间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仿若打开了一扇通往烽火年代的时空之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这张泛黄的纸页背后,必然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份珍贵的历史见证,由原河北省廊坊地区霸县离休老干部刘伯彦同志一家精心保存至今。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刘伯彦同志作为冀中十分区的一名八路军战士,毅然投身抗日战场,冲锋陷阵,多次参与对敌作战,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本文的供稿者刘冠东同志,作为刘伯彦同志的孙辈,不仅传承着祖辈的红色基因,更是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料研究会的成员,在历史研究与史料整理工作中默默耕耘。在此,谨向刘冠东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以下为根据报纸内容整理编辑出的正文。
生长在河北或是曾在这个平原上旅行过一次的人,不因那广大肥美的沃野感到满意和骄傲的,简直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河流错综的原野,整年出产着无穷无尽的米、麦、豆、棉,抚育着无数强健直爽的人民。但现在,人们又如何追念怀想它呢?因为那丰饶的大地上,处处沾染着残暴的蹄痕。
就在xx河的北岸(注意这里用的xx,实际应该是大清河,但抗战时期为了保密起见,写在报纸上就用了xx代替。当年教员从报纸上看到陕北有红军,就是因为当时的报纸上有相关地名的介绍。这里足可见报纸编辑的智慧。)离xx不很远的霸县,八路军的游击队曾利用优良的地势,领导四郊的农民起来打游击,给敌人吃过不少苦头。许多青年农民也锻炼成坚强的游击干部了。以后,x路军离此他去(这里的x标注法是出于保密考虑),一个本地的游击队员,纯粹农民出身的卅(过去指三十)多岁庄稼汉,有过几次战斗的经验,这时就出来领导本村的农民,组织成一支小小的游击队伍,而且在x县四周村落中创造了一个小的游击区。
由于游击队的活跃,敌人的汽车不断被截击,小股的队伍出城就遭到歼灭,所以敌人非常恐惧,只驱使伪军出城来扫荡,真正的“皇军”却躲在城中不敢出头。执行命令的伪军,每次都是被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地逃回来。每次的枪支都是全数的送给游击队当了礼物,只落下“运输队”的一个美称。
这个由庄稼汉领导起来的x县游击队,不只有灵活的战术,还有坚强的政治工作,他们派人到伪军中去工作。
某天,伪军侦知游击队的驻地,报告给敌军,敌人即准备五十辆汽车,满载敌兵,预备第二天拂晓开去,一鼓消灭这一个心腹大患。游击队当天就得到这个消息,晓得敌人这次来势凶猛,于是忙忙收拾行装,把借本村群众的锅碗盆罐统统归还。向他们告别说要连夜开到很远的地方去。并没有谈到敌军要来进攻的话。半夜间,全体悄悄离开了村庄,在离村几里远的一个大森林中,停了下来,四散埋伏在林子里。果然天刚一亮,敌人的汽车已经耀武扬威的开进村庄,打鸡杀狗,四处搜索游击队,但是哪里有半个游击队的影子。只将一些吓软了腿的老头子捉了去。
敌兵刚刚开走,游击队又回到村上。扑了一场空的敌军回去后把伪军官叫来痛骂一顿,命令他亲自去找游击队的影子。一小时后,一队伪军又向游击队的驻地前进,还没有等到接近村庄,一声枪响四面伏兵齐起,禁不得一打的伪军,登时被消灭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狼狈逃回去,报告敌军说游击队仍旧在村里,并没有远去,请快派兵来打。这次敌军发狠,调集了一百辆汽车,四五门炮,如临大敌一样,气势汹汹的开来。殊不知游击队早已料到这一招,预先化整为零,散处在附近数里的各村,本村只留有许多化装成农民的队员。
鬼子走了,可是由伪军官带领的数百个伪军官又来了,好险!鬼子刺刀尖上沾有我们同胞的血,我们就从这些狗身上来讨还。
一场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假装的农民们拿出了枪,顷刻间又化零为整,几百个伪军,用不了顿饭时候,差不多消灭个净尽,游击队员个个笑开了嘴,多谢他们,又给我们补充了些子弹!
第三次,日本“皇军”的走狗——伪军官亲自给敌军带路来找游击队,跑了两次空的敌人,这次已经没有那样高的气焰,没有来那么多的汽车和大炮。
村庄里,一切都预备好了。
敌军的脚才踏上村庄的进口,路旁已经站满了欢迎“皇军”的朴实的老百姓,村上的富户更手持状纸跪在地下喊冤告状,来控诉游击队在这里骚扰他们,要清“皇军”来驻守。
于是“皇军”感到满足了,傲然的向那些假顺民询问游击队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皇军”两次都没有找到,而伪军却被他们数次打败缴枪?
“唉!皇军老爷上他们的当了,游击队并没有走,就在附近藏着,伪军来了他们就出来。伪军每次来都是给他们送枪送子弹,他们是通同一气的。”顺民们跌脚诉说着,无限替“皇军”惋惜的样子。听了这些话的敌军,信以为真,马上把伪军官拉出来用枪打死,不容他有丝毫声音。正当这时,枪声突起,敌人来不及认清游击队的面孔,在震耳欲聋的手榴弹下,一个个的倒了下去。
游击队真的并未离开,敌人也没有一个来得及逃走。
1938 年 1 月 11 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新华日报》诞生了!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初期的大型机关报,更是党向全国公开发行的首张报纸。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它如同一盏明灯,积极引导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尽管 1947 年 2 月 28 日遭国民党当局查封,但它的精神火种从未熄灭。
1949 年 4 月,《新华日报》在南京复刊,后成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继续传递党的声音。2001 年,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2011 年,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它入选第三届全国 “百强报刊”,获评第六届 “全国文明单位”,还连续 6 年登上 “世界媒体 500 强”,始终坚守传播主渠道地位,聚焦党和政府中心工作 。
从烽火岁月到新时代征程,《新华日报》始终初心如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来源:牛栏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