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贡献关键部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2 23:33 2

摘要:2025年4月30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宣布完成其反应堆“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这一成就标志着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里程碑。该项目由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共同资助,数千名科学

2025年4月30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宣布完成其反应堆“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这一成就标志着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里程碑。该项目由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共同资助,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努力。

ITER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技术复杂性,还在于其在政治变局中得以维持的国际合作框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ITER磁体馈线系统等多个关键采购包任务,这些任务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大部分。该研究所研制的磁体馈线系统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主要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提供控制信号的反馈,并在故障状态下确保磁体能量及时安全泄放。

2025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并交付了ITER磁体馈线系统的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这一关键部件的交付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任务顺利完成,整体馈线系统采购包任务完成度达85%。此次交付的部件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共9套,制造耗时近6年,是ITER磁体系统中尺寸最大的部件。

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表示,中国的同事无论是在资源部署还是工业能力部署方面进展都较快,一直高度重视合作并致力于合作,为确保整个合作项目取得成功坚定履行承诺。他指出,中国曾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落后于欧美国家,如今已取得非常巨大的进步。

ITER项目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可控核聚变技术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因其能够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