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勇士与对手的关键战役落下帷幕后,关于“联盟操纵比赛、故意制造抢七”的论调甚嚣尘上。不少球迷质疑勇士“放水”,认为这是联盟为了商业利益刻意安排的剧本。然而,当库里和巴特勒的上场时间数据公布后,这场关于“真假胜负”的争论或许能画上休止符——两人均打满40分钟以上
在勇士与对手的关键战役落下帷幕后,关于“联盟操纵比赛、故意制造抢七”的论调甚嚣尘上。不少球迷质疑勇士“放水”,认为这是联盟为了商业利益刻意安排的剧本。然而,当库里和巴特勒的上场时间数据公布后,这场关于“真假胜负”的争论或许能画上休止符——两人均打满4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输出,用实打实的汗水证明:这场比赛,没有剧本,只有拼尽全力的胜负之争。
此前,“联盟为卖门票强推抢七”的猜测甚嚣尘上。毕竟在商业利益至上的NBA,一场充满悬念的抢七大战,无论是门票收入、转播收视率还是周边话题热度,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于是,部分球迷将勇士在比赛中的一些失误、争议判罚,甚至是球员的临场表现,都解读为“故意为之”,认为这是勇士配合联盟上演的一出“好戏”。
但库里接近41分钟、巴特勒42分钟的上场时长,彻底打破了这一阴谋论。作为勇士的核心,库里几乎打满了比赛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在进攻端,他不断利用个人能力撕开对手防线,用标志性的三分球为球队续命;防守端,尽管身材不占优势,依然积极参与协防、补防,竭尽全力限制对手得分。如果勇士真如传言般“放水”,完全没有必要让库里在场上消耗如此多的体力,完全可以减少其上场时间,为抢七大战留力。
展开剩余42%巴特勒同样用满负荷的表现诠释了对胜利的渴望。42分钟的上场时间里,他扛着球队的进攻大旗,一次次突破内线造杀伤,在防守端更是寸步不让,成为球队的防守大闸。如此高强度的攻防一体表现,显然不是一场“表演赛”能呈现的状态。两位核心球员近乎“透支”的上场时间,足以证明双方球队从始至终都在为胜利拼尽全力。
从比赛过程来看,双方的对抗强度也印证了这一点。身体对抗激烈、战术博弈胶着,每一个回合都充满火药味。勇士在比赛中多次尝试追分,关键时刻也没有丝毫松懈;对手同样全力以赴,抓住勇士的失误扩大优势,双方都展现出了对胜利的极度渴望。若真存在“放水”,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球员的投入度绝不会如此之高。
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阴谋论”似乎从未缺席。但数据不会说谎,球员的汗水更不会骗人。库里和巴特勒用超过40分钟的高强度奋战,为这场比赛的真实性正名。或许,比起无端猜测,我们更应该尊重球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与付出,毕竟,这才是竞技体育最纯粹的魅力所在。至于最终的胜负归属,相信在没有剧本的赛场上,实力与努力终将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来源:历史上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