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4伤!苏州直升机坠落后续,两个女孩的爸爸被砸中,官方介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3 13:54 2

摘要:一位父亲正全神贯注地给女儿拍照,可就如此这般,他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机上另外还有三人受了重伤。原本好好的一次游玩,刹那间变成了天人永别,确实让人忧虑不已。

5月2日17时前后,一架直升机在景区上空陡然急速坠落,机身倾斜着不断翻滚且滑行,旋翼的碎片四下飞溅。

一位父亲正全神贯注地给女儿拍照,可就如此这般,他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机上另外还有三人受了重伤。原本好好的一次游玩,刹那间变成了天人永别,确实让人忧虑不已。

涉事直升机所属的诚翼航空,问题可真不少。

成立仅一年之际,便急切地开展起低空观光业务,单次收费为二百八十八元。事发当天,它居然飞行了十八趟;这与行业日均十二趟的负荷水平相比,实在是超出太多了。

这不是明摆着为了赚钱,把安全抛在脑后吗?

更过分的是,维护记录还缺失,上次全面检修还是27天前,可制造商建议是15天或者60飞行小时就该检修一次,这液压系统能不出问题吗?

再说那飞行员,资质也严重不足。

涉事机长张某飞行时长才800小时,可R44机型建议的执飞标准是1500小时啊。

这就好比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就敢开着大货车上高速,能不出事吗?

而且这R44Ⅱ型直升机本身就有设计缺陷,抗坠性能不足,还没有黑匣子,全球都已经发生过30多起事故了,机械故障占比42%,2023年加拿大魁北克还发生过空中解体事故,这么危险的机型还在运营,简直是拿乘客的生命开玩笑。

事故发生时,太湖区域突发阵风7级,可这直升机抗风能力只有6级,明显超出了安全上限。10米的高空,对于直升机来说并不高,可就是这10米,成了致命的高度。

机身侧翻之后,滑行距离达20米之远,而旋翼的碎片则飞溅到了50米开外。地面上那位58岁的环卫工陈阿姨,竟被金属碎片给击中了头部,当场便失去了生命;机上那些没系安全带的乘客,遭受了颅脑损伤;而系了安全带的,也只是腿部出现了骨折。

消防赶来破拆舱体,群众也徒手帮忙救人,好在伤者送医后都没有生命危险,但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又岂是一时能愈合的?

遇难者家属的反应让人动容,他们拒绝了保险公司的赔偿方案,委托律师依据法律索赔。

他们点明,在直升机舱内未设置用于警示安全带的装置;并且连安全提示的广播都不存在了。

这就奇怪了,坐飞机前都会有安全提示,怎么到了直升机这里,这些基本的安全措施都没了呢?

景区也没设置安全隔离带,违反了100米禁入规定,事故视频还在抖音被批量删除,这一系列操作,难免让人质疑景区是不是为了赚钱,把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都踩在了脚下。

​事故发生后,景区闭园了,而且苏州市也暂停了所有同型号直升机的飞行,与此同时启动了15天的安全排查工作,重点去核查飞行器的维护记录、应急预案以及飞行员的资质。

江苏民航管理部门,也介入调查了,可黑匣子损毁了,数据恢复,需要两周时间。

目前初步地排除了天气方面的因素,而机械故障以及操作失误,成为了主要的排查方向。

但咱老百姓更想知道的是,这些问题明明早就存在,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发现和解决呢?

​官方称会全力做好家属安抚及赔偿工作,且会彻查原因,严肃追责。

不过公众的诉求并非仅止于此,大家更期望看到责任方依法被追责,安全隐患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低空经济的监管漏洞能被填补。

诚翼航空维护超期、飞行员资质欠缺,这些问题难道不算是人为疏忽吗?这绝非意外,而是长期漠视安全、盲目追逐利益所结出的恶果。

这场悲剧,就如同那极为锐利的刀一般,把低空经济在野蛮状态下生长所遮掩的那层布给撕裂开来;其实这也反映出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它还提醒着我们要更加重视低空经济的规范与管理。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低空经济,想着靠直升机观光赚快钱,可有没有人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呢?

景区为了获取利润,不断压缩检修时间,资本将直升机视作“空中快消品”,安全底线,一次次地被突破。

当直升机在游客头顶10米处飞行时,当超负荷运营的企业通过审批时,我们的安全谁来保障呢?

咱老百姓出去游玩,图的就是个开心和安全,可现在连在地面好好走着都可能遭遇飞来横祸,这谁能受得了?这次事故中的受害者,有父亲有环卫工,有游客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因为别人的疏忽和贪婪,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来源:小宇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