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是罗马军团第一大教,罗马版斗战胜佛,但却被最不能打的教——基督教团灭。
它是波斯宗教,但却差一点成为罗马国教;
它是罗马军团第一大教,罗马版斗战胜佛,但却被最不能打的教——基督教团灭。
它也是欧洲最神秘的宗教,占星、占卜、秘法、秘传各种神秘主义,而且,信徒全是男性。
它就是密特拉教。
这个密特拉教到底是个什么宗教?它又有多硬邪?
硬核但不迎合,思想而非立场,大家日安,我是阿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差一点成为罗马国教的欧洲密教——密特拉教。
首先得说明下,由于密特拉教没有经典、全是秘传,所以,宗教学界对它的研究,莫衷一是,我主要是讲我老师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
密特拉教的教史,可以简单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原始契约神密特拉(Mithra)诞生。
第二阶段,公元前5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兴起,波斯铁骑上,密特拉传到了希腊、罗马;
第三阶段,公元1世纪,密特拉教爆发,和伊西斯教(Isis)、库柏勒教(cybele)、基督教,成为罗马四大教,甚至还成了罗马军团第一大教。
公元2世纪,密特拉教差点儿成罗马国教,但在米兰敕令后,很快湮灭。
这个人类头号的战争宗教,也是罗马帝国最神秘铁血的一页。
关于它的故事,我们还是得从一场战争说起。
公元前774年,希腊人向坎帕尼亚(Campania),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
硝烟之中,西方最早的殖民地建立。
希腊人给它命名为:
马格纳·格雷沙(Magna Graecia),意为大希腊。
这是罗马人与希腊的第一次触碰。
罗马人震撼于希腊绝美雕塑,也第一次认识了“神”——希腊的众神。
阿波罗、密涅瓦、赫尔墨斯、维纳斯等希腊神祇,走上罗马人的神坛。
罗马就此打开了众神的潘多拉魔盒。
公元前6世纪,波斯崛起。
居鲁士大帝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成为“巴比伦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
波斯众神,也随之走入希腊万神殿。
这其中,即有我们今天的主角:
密特拉。
密特拉,拉丁文中是Mithras,它的词源,则是波斯语。
在波斯语里,“mitra-”解释为“契约”,而词根“mi-”则表示“约束”,其原意是“契约之约束”。
密特拉原本是雅利安人的原始契约神。
在古印度《梨俱吠陀》中,也出现过“mitra”这个词儿,汉语翻译为密多罗。
吠陀宗教中,常提到“伐楼拿-密多罗”,这也是密特拉的另一种神格:对偶神,类似伏羲女娲。伐楼拿-密多罗,是古老的阿底提耶,梵语的意思是“无碍神”。
公元前6世纪,琐罗亚斯德创立琐罗亚斯德教,雅利安原始多神系统被重组。
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成为唯一真神,而密特拉等神祇,则降级为了天使。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最终,10年东征,灭亡了波斯。
希腊人收编波斯众神,密特拉神也与希腊神话的太阳神赫利俄斯,同构一体。
原始契约神密特拉,就此成了太阳神密特拉-赫利厄斯。
到了公元前2世纪,这位大神,终于进化出了一个神秘宗教:密特拉教。
密特拉教的核心图景,是密特拉屠牛(Tauroctony),象征宇宙的创造与再生。
而公牛的血被视为生命之源,其死亡带来丰饶与救赎。
但直到此时,密特拉教还和罗马没什么关系,直到公元前64年。
这一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格奈乌斯·庞培,终结了希腊塞琉古帝国。
当庞培大军回师罗马时,一个神,也作为战利品,来到罗马——
这就是密特拉。
这个绝美之神,双膝跪在牛背上,用匕首刺入牛头。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希腊的神却征服了罗马。
密特拉教疯传罗马,形成独特的“罗马密特拉教”。
密特拉教建构了一套完备的科学神秘主义,解释七大行星、十二大行星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们纷纷传说:
密特拉即是希腊战神俄里翁,正是他,创造了军人。
加上,密特拉教推崇纪律、忠诚、兄弟义气、元首崇拜,并且,排斥妇女,只收男信徒,俨然一个“爷们儿教”。
很快,爷们儿教,碰上了罗马纯爷们——罗马军团,宗教火山由此爆发。
在公元前1世纪,密特拉教成了罗马军团第一大教。
在达玛斯库斯(Damascus)有一个青铜塑像铭文:“老兵托马亚斯(Thamanaios)虔诚地尊崇俄里翁神(也即密特拉)。”
公元前44年,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终结了共和制。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奥古斯都,建立罗马帝国。
作为帝国的柱石,罗马军团也走上权力巅峰,“团教”密特拉教,也绑上了权力车轮。
很快,商人、官员等也纷纷入教,密特拉教成了罗马上层秘教。
我们得特别说一下,密特拉教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不公开祭祀,只教内秘传,且排斥女性,信徒必须是男性,简直就是一个罗马版的水泊梁山。
“罗马好汉”们每星期第七日,集结在密特拉神庙中,向密特拉献祭。这些神庙,全都建在洞穴中,因为相传,密特拉就出生于岩石,左手举火炬,右手持短剑,在岩洞中捕牛为生,是不是很像孙悟空和水帘洞?
所以啊,密特拉神庙,也叫做太阳洞,太阳洞里布置各种星相符号,模拟出一个宇宙空间。
太阳洞正中,摆密特拉的“屠牛神像”。 这也是密特拉的祭坛,罗马好汉,也是“歃血为盟”。
信徒聚集在一个屠架之下,教父架上杀牛,血流到信徒身上,象征血中新生。
密特拉教内部,分为七个启蒙等级,对应七颗行星。
等级包括“乌鸦”(Corax)、“新郎”(Nymphus)、“士兵”(Miles)、狮子、珀耳塞斯、海路德米斯(意思是太阳的仆从)、最后是教父(Pater)。教父,即是密特拉教的上师,入教者自称辛德希欧耶(syndexioi),意即“借着握手而团结(united by the handshake)”。
信徒中有圣餐制度,并有一套深奥的七级启蒙系统,但具体如何启蒙,我们已不得而知,只知道里头有占星术等秘术。
总之,裹挟着男性气概的飓风,密特拉教很快风行,连康茂德皇帝,也成了信徒。
到了公元3世纪,从英国到北非,从西班牙到中东,从叙利亚沙漠,到哈德良长城,密特拉神庙(Mithraeum)遍布罗马。
公元308 年,伽列里乌斯、君士坦丁、李锡尼、马克西米努斯四大佬,甚至联合献祭密特拉神。
巅峰期的密特拉教,几乎是罗马帝国的准国教。
但登高,必跌重,也是在此时,密特拉教迎来了两个“破壁人”:
来源:博言社娃娃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