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引起最多争议的事件就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肖某事件,首先是从狗血的原配PPT举报小三小四剧情,到肖某手术室冲冠一怒为红颜,把已麻醉的病人晾在手术台四十分钟,到后来这把火因为与肖某的红颜--协和医学院的规培生董某的关系又烧到协和医学院,引起大众开始对协和医
近日引起最多争议的事件就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肖某事件,首先是从狗血的原配PPT举报小三小四剧情,到肖某手术室冲冠一怒为红颜,把已麻醉的病人晾在手术台四十分钟,到后来这把火因为与肖某的红颜--协和医学院的规培生董某的关系又烧到协和医学院,引起大众开始对协和医学院的“4+4”医学博士培养制度的广泛质疑。
为什么中日友好医院肖某董某事件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内卷时代下普通大众对社会公平的渴望。对于普通人来说,内卷并不是最可怕的。内卷也会带来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但内卷的副作用就是社会的普遍焦虑感像座海上冰山一样,绝大部份在水下,蕴含着巨大危险的破坏力。普通人在内卷中最怕的是不公平,我拼了命也够不到的好学校,好职业,你却靠关系就可以如此轻松地得到,这将会引起大家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和对特权的愤怒。而且如果这种不公平得不到改善,将可能会引发社会焦虑感这座巨大冰山的破坏力。
韩国前总统朴谨惠的下台的就起源于其闺蜜的女儿郑维罗以马术特长生上梨花女子大学,郑维罗父母利用与朴谨惠的关系等种种特权为女儿的学业事业保驾护航,这引发了当时同样在巨大内卷压力下的韩国学生和社会的强力抗议,从而导致了朴谨惠的黯然下台和牢狱之灾。
本来肖某董某男女那点事不值一提,无论是金融系统还是医疗系统,小三小四之类的事本身只要存在有男女的地方就都可能会发生的事,没必要做过高的道德评判,大家吃瓜就行。但大家发现董某的“4+4”协和医学院博士生的入学资格并不是那么无懈可击,再后来大家又惊奇地发现董某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只有短短的32页,而且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指导老师却是骨科教授;其学位证书显示为内科,规培却在胸外科,最终任职于泌尿外科。这种充满矛盾的履历,显得多少有些不寻常。
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作为试验,前面又有美国的经验,本身没有太多问题,问题在于留有的操作空间并让人操作成功。董某的父母并不是多大的官,就能撬动这么多的社会资源在入学、论文、实习等各方面为女儿全方位保驾护航,舐犊之爱无可厚非,但经常游走于规则之外则为今天的事埋下祸根。
中国是个人情为主的社会,人们一方面痛恨各种关系带来的权力寻租,一方面又渴求自己也拥有各种各样的“熟人”资源,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社会上存在大量的表面上看上去合理合法合规,私底下却存在大量可操作空间的事。有一大部分所谓“能量大的人”可在此进行大量的运作,破坏着社会的公平规则并且不断损坏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如初高中入学的优抚优待问题,国企单位的近亲繁殖问题,油水部门间的亲戚子女规避同业入职而互相扶持的问题,小县城乡村官吏的家庭化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身就是聪明人在利用制度规则的漏洞。
我们不要去怪单个制度或规则本身,永远不可能有完美的没有漏洞的制度规则;也不要去怪国民性中的劣根,自私趋利避害本身就叫是根植于人类人性的,不是某个特定国家民族特有的。社会和规则的制定者真正要明白的是如果发现有人在利用这此漏点,而如何去早发现,早解决,并且进行有机地修补,视而不见和一封了之都不是好的方法。可以预见的事协和医学院“4+4”项目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提前结束试点。如果院方不是因为基于综合效果的科学评估,而是基于公众舆论的压力而做出的决定,这将是件惋惜的事,但愿结局不是如此,不然将影响很多优秀学生的医学梦。
这件事看似一个孤立的事,但反应出的汹涌民意却是内卷社会下大家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一个时代的社会内卷化不可能马上得到缓解,但民众对公平的渴望却应给予持续满足。中日友好医院的患者被扔手术台事件的发生时间是2024年7月,且事件传播范围较广,那么,在本次调查之前,为何要等到10个月后原配举报,舆情发酵之时才启动调查?社会如果没有更多的监督机制,那么没有原配们的举报,这些事情就不可能呈现在阳光下。那民众的焦虑感就会越积越多,如果得不到缓解最后会变成破坏力巨大的冰山。我的建议是改善传统媒体的处境,除宣传作用外还要更多发挥监督作用,调查记者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变得举步维艰,这并不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应有的状态。另外法制也要为社会的监督保驾护航,包括对媒体行为本身的监督。
一个公正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尊重和机遇的社会,才是普通百姓努力向前的精神支柱,才是社会焦虑冰山的最终消解之道。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