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吉林省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各地景点迎来大批游客,其中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多家文博场所凭借丰富的展览、创新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这个假期,吉林的博物馆超热的!
“五一”假期,吉林省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各地景点迎来大批游客,其中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多家文博场所凭借丰富的展览、创新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这个假期,吉林的博物馆超热的!
长影旧址博物馆热度高,假期前两日游客数量超2024年同期
“五一”假期,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假期前两天,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24年同期,成为历史新高。”长影旧址博物馆副馆长严丽说。
今年“五一”,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全新舞台剧《长歌烽火》,以长影经典影片《上甘岭》《刘胡兰》改编。舞台上,逼真的特效、激昂的背景音乐以及演员们投入的演绎,将观众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人们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牺牲。不少观众观演后称赞演出震撼人心,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除了《长歌烽火》,馆内的NPC表演同样备受青睐。《白毛女》《保密局的枪声》等经典剧目经过重新编排,以沉浸式表演的形式呈现。演员们与游客近距离互动,让游客仿佛穿越进电影情节,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体验感,许多游客意犹未尽。“有意思,我身边就有NPC,我刚开始都没注意到,形式好,我很喜欢。”游客陈先生说。
为了让游客深度体验电影文化,“我们在厂区内、馆内也增加了长影的旅拍活动,让游客可以换上长影的戏服,徜徉在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里,体验一下做演员的感觉。”严丽说。
游览了长影旧址博物馆的游客郭女士说:“以前知道长影都是通过电影,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收获很多。”
沉浸历史与艺术!伪满皇宫博物院两天7.7万余人前来打卡
从震撼人心的文旅演艺,到细致贴心的参观服务,再到书画珍品的艺术韵味……这个“五一”假期伪满皇宫博物院超有料,仅前三日就吸引7.7余人打卡。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每天的公益讲解从两场增加到了4场,我们的M+街区开设了文物医院,以及把《人世间》周秉昆的家搬了进来。”伪满皇宫博物院讲解员王星曈说。
在M+文化创意街区,中国吉林网记者见到了1:1还原的电视剧《人世间》“周秉昆家”,让游客穿越回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炕桌、搪瓷盆、老式收音机等物件,唤醒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个竹节的窗帘,我家以前也用。”游客李女士说着,拿出手机给孩子拍照。
值得关注的是,文旅演艺《炫墨抗联魂》凭借每日三至四场的高频次演出,用声光电交织的舞台重现东北抗联的英雄传奇。而“小白楼藏书画掠影展(三)”为大家展出的永瑢绘《梅谷携琴图》,也让游客们领略了艺术的风华。不仅如此,这里的活动还在继续,“我们的社教活动,‘相约博物馆·教你讲故事’也会在5月4号正式的向小朋友们推出。”王星曈说。
游客张同学在哈尔滨上大学,这次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他说:“小时候来过,这次来也想找一找小时候的味道,过一个惬意的假期。”
省博“五一”人气旺!超2.7万游客共赴文化之约
这个“五一”,吉林省博物院开启预约火爆模式,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达27984人次,掀起了文化体验热潮。
吉林省博物院不仅每天为公众提供四场免费定时讲解,同时还开展了“一个神秘的生日礼物”“研有所思 学有所用”研学活动,还有“五四青年节”志愿者专场活动等主题活动。公众在活动中兴致勃勃地随讲解员人穿越时空,感受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
精彩纷呈的活动收获了游客的广泛好评。市民李女士说:“活动既有深度又有趣味,孩子收获满满,这样的文化大餐很赞!”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五一”文化盛宴来袭 传统与现代交融引关注
在“五一”期间,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精心筹备的“匠心传承文化 劳动点亮未来”系列公益文化活动,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之一。此次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深度融合,为公众呈上一场极具看点的文化盛宴。
5月1日开展的“古法匠心 非遗传承”劳动教育社教研学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豆浆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亲手操作石磨,体验传统工艺的智慧与乐趣,活动备受广大游客关注;5月2日的“诗韵风华 音律千载”古诗词声乐作品音乐会,将经典诗词融入现代声乐,以诗入乐、以乐传情。艺术家们带领观众沉浸于诗词的韵律之美,领略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5月3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竹天老师带来的“心启智慧 文化润心”专题讲座,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影响因素的时代特点和内涵,进一步阐释家庭教育的本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此外,持续至5月22日的“集章留香 阅读臻享”读书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趣味打卡形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大家都说,这里的活动不仅让身心都放松下来,还让大家学到了知识。
“五一”期间,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每日正常开放,市民不仅能参与特色活动,还能漫步文庙,感受历史文化氛围。
吉林市博物馆城市会客厅,非遗集市很热闹
“五一”期间,“遗”起趣玩:非遗集市在吉林市博物馆城市会客厅热闹开启。众多非遗技艺传承人携作品亮相,带游客触摸历史脉络。
在集市中,游客们既可欣赏非遗作品,又可以与传承人交流互动,了解背后故事与技艺传承,同时还能参与非遗体验活动,亲手感受剪纸的灵动、木雕的古朴。
中国吉林网记者了解到,“遗”起趣玩:非遗集市的时间是5月1日-5日,每日上午10:00-11:00,下午14:00-15:00,下午16:00-17:00。10余位省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准时为大家带来不同的非遗互动活动。
据了解,5月4日还有盖章大会活动,推出20款系列非遗主题印章,是集章爱好者的福音。
同时设有互动体验工坊,开设满族旗袍盘扣制作、木艺雕刻、扎染、中国结编织、葫芦砑花、剪纸、布贴画、漆扇、刀画、满文书法、金属丝编钥匙扣、扇面绘画等10余项手工体验。
非遗创意市集上设有20余家商户展销非遗摆件、家居用品、文化用品等300余款非遗文创产品。
“五一”去延博:两天时间超3万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五一”假期,延边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5月1日约15800人、5月2日约17000人涌入馆内,参与“欢乐五一·乐游延博”系列活动,畅享文化之旅。
活动期间,延边博物馆5月1日 - 5月5日正常开馆,《中华文明 东疆曙光》《闯关越江 共建家园》等多个常设展览,展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庄严轮奂——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考古成果展》《家在东北 - 戈沙东北题材艺术作品展》等临时展览,也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少年讲家乡”公益讲解服务备受欢迎,每日增设多个时段,由“红领巾讲解员”为观众进行讲解。他们来自不同学校,用稚嫩却充满激情的声音,讲述着家乡的故事,为游客们提供了独特的观展体验。
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同样热闹非凡。在一楼大厅的体验区,观众可以跟着草编技艺、朝鲜族糯米人、岩彩石画艺术、朝鲜族角弓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亲手制作草编笔筒、朝鲜族糯米人等手工艺品,还能参与拓印、投壶等传统活动。
此外,“穿越时空,探寻历史的印迹”答题联动活动也激发了游客的参与热情。观众在展厅寻找答案完成答题,就能在文创区享受8折优惠,既增长知识,又能收获实惠。游客们都说,很好玩,下次还要来。
穿越工业时光!中国·大安机车博览园“五一”开园
作为文旅新地标,中国·大安机车博览园在“五一”期间正式开园。机车博览园不仅集铁路文化科普研学、爱国主义教育培训、主题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工业文化与红色记忆的交汇之地,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讲述历史、传承文化的桥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园区内彩色风车构成的“风车矩阵”与变形金刚机甲巡游形成了奇妙的视觉碰撞。这里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打卡。
游客刘聪说,“讲解员说蒸汽机车曾是‘速度之王’,我挺惊讶的!对比现在高铁的便捷,更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震撼。这些老机车像活历史,让我更珍惜现在的交通条件。祖国的强大真的体现在每一处细节里!”
非遗与文化盛宴齐绽,“五一”打卡博物馆热度飙升
五一期间,四平市文广旅局和四平市博物馆联合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五一非遗奇妙游——手艺人的时光密语”,吸引众多游客踊跃参与。
活动以多元形式展现文化魅力。“博古焕新纪 解码博物馆奇妙日”环节中,工作人员回溯国际博物馆日起源,让参与者深入了解这一文化节日的意义;“神话探宝局 解锁电影里的国宝密码”借助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挖掘影片中的文物元素,点燃现场讨论热情。最受瞩目的“指尖缠云间 非遗绳结创意工坊”,非遗绳结技艺传承人姜红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带领大家编织手链,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此外,同期举办的“劳模故事致敬百年”大型主题剪纸展览、“铭记历史·守护绿色”吉林地区中生代植物化石科普展、满族婚俗文化展等,从劳模精神到生态科普,从历史记忆到民俗传承,多角度展现文化底蕴,为市民游客呈上一场集非遗体验、历史科普、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精彩文化之旅 。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越明、毛思博、王书桥、关鹏、马春雪
部分图片 李易书 关鹏 王书桥
部分图片由各地相关单位提供
视频拍摄 李易书
制作 孙上修
初审:熊一黎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