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最近啥最能代表上海味道?那必须是《爱情神话》里火出圈的蝴蝶酥!可谁能想到,这股奶香味儿居然飘进了海派实景喜剧《石库门的笑声》里,直接上演了一场"上海味道"的梦幻联动!
要说最近啥最能代表上海味道?那必须是《爱情神话》里火出圈的蝴蝶酥!可谁能想到,这股奶香味儿居然飘进了海派实景喜剧《石库门的笑声》里,直接上演了一场"上海味道"的梦幻联动!
一块蝴蝶酥,火遍上海滩
还记得《爱情神话》片尾,"白老师"端出的那盘金黄酥脆的蝴蝶酥吗?就这一口,直接让天钥桥路上的"芈庆铺子"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店门口都排着大长队,有人甚至专门从外地赶来,就为了尝尝电影同款。这蝴蝶酥到底有啥魔力?
原来,这家店的两位创始人陈亮和杜晔,那叫一个较真。光蝴蝶酥的配方,就反复试验了60多次!最后做出来的蝴蝶酥,足足有256层黄油起酥,咬一口酥到掉渣,奶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连马伊琍都是忠实粉丝,拍戏时都要让经纪人买上一大包带去剧组,剧组演员尝过之后也都赞不绝口。
当蝴蝶酥遇上独脚戏
这股蝴蝶酥的香气,为啥会飘进《石库门的笑声》的剧场?原来,笑星毛猛达、沈荣海这对"毛笋"组合,特意把陈亮、杜晔请上了舞台,现场分享点心店背后的故事。
说起来,蝴蝶酥和独脚戏还真有不少共同点。做蝴蝶酥讲究"工匠心",要把每一层酥皮都做到极致;演独脚戏同样需要这份专注,"毛笋"组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独脚戏领域,就是为了把沪语文化传承下去。就像杜晔说的:"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要做一辈子的事情。"这份坚持,和"毛笋"组合"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念不谋而合。
烟火气里的上海魂
《爱情神话》为啥能火?不就是因为拍出了上海的烟火气和精致感吗?马路、弄堂、咖啡香,还有上海人骨子里的讲究,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而《石库门的笑声》同样在做这件事——用一场场爆笑演出,把海派精神讲给观众听。
大年初三晚上,上海下着小雨,天气冷得够呛。可中国大戏院里却热闹非凡,《石库门的笑声》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和笑声就没停过。除了蝴蝶酥的两位创始人,沪剧演员吕贤丽和丈夫李建华也来到现场,夫妻俩不仅伉俪情深,还一直致力于推广沪语文化,这份坚持同样让人感动。
新年新花样,笑料不断档
新的一年,"毛笋"组合也没闲着,给节目加了不少新料。大年初二,《石库门的笑声》新春特别节目在东方卫视开播,上海籍演员张芝华、魏宗万惊喜亮相,还有张聿、霍雨辰等新生代喜剧人加入,阵容超豪华!
节目现场更是创意十足,直接在石库门里支起灶台,烧起了沪味年夜饭。砂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飘满全场。毛猛达和沈荣海一边做菜,一边讲着上海的年味,还拿各地菜系打趣,把不同地方的新年风味都聊了个遍。这波操作,既展现了上海人的包容,又让人感受到中国人年夜饭里满满的美好寓意。
从一块蝴蝶酥到一场爆笑戏,从《爱情神话》到《石库门的笑声》,这些充满上海味道的文化符号,就像一个个鲜活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精致感,还有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春节,跟着蝴蝶酥的香气,走进《石库门的笑声》的剧场,才算是真正体验了一回地道的上海年!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