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就是敢闯敢拼的青年人。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来到广东工业大学“工大创谷”,采访5位科技领域的青年创业者,探寻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
用汗水与知识将创意转化落地,生产改变业态和生活的产品(副题)
南方日报记者 黄子欣 通讯员 杜清 许金镇
广东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而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就是敢闯敢拼的青年人。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来到广东工业大学“工大创谷”,采访5位科技领域的青年创业者,探寻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
陈顺成让无人机飞得更稳更安全,目前产品装机数已近2万台;李舒遥改进PH探针,让锂电池回收更具效率;林一、赵思程和郑棉鹏则研发出智能辅助眼镜,用AI设备点亮视障、听障人士的世界。
这些大学生创客从校园中脱颖而出,正在用汗水与知识将创意转化落地,生产出改变业态和生活的产品。
飞行控制系统行业的“拓荒牛”
当下,低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说到低空经济,绕不开的就是无人机的发展。
陈顺成是广州博睿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
什么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用陈顺成的话说,可以把飞行控制系统理解为无人机的大脑,其掌管着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安全稳定性。
陈顺成的创业之路从进入大学开始。
2013年,他就读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同年便加入了广东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团队。
2015年,他和他的团队第一批入驻广工创新创业基地——工大创谷。
创业之路并不是只凭一股冲劲就能成功的。
“起初有4到5年的时间,我们完全没有产出。”陈顺成回忆,那段时间他和团队专注于打磨算法,解决产品在工业领域遇到的痛点难点,把想法落地应用。当时的研发资金主要依靠参加比赛得到的奖金,以及学院、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基金,这些支撑着他们慢慢熬过来。
好在成果喜人,2019年,陈顺成团队在研究生毕业之前研制出了第一款可以投放市场的消费级飞控产品。他们最终研发出自抗扰和单参数调节算法,让无人机在强风、磁干扰等极端环境下仍能稳定飞行。
目前,博睿创新的飞控系统装机量接近2万台,应用于物流配送、玻璃幕墙清洗等领域。“看到我们的飞控产品用之于民,比如代替‘蜘蛛人’高空作业,减少伤亡事故,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陈顺成说。他认为,科技产物的最终目标始终是惠民。
锂电池回收的“绿色革命”
“我们给探针穿上了‘雨衣’。”李舒遥这样形容自己的创新发明。
李舒遥是不遗余锂(广东)能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专注废弃锂电池的回收控制技术。
作为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学生,李舒遥关注到迅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延伸出的汽车锂电池回收问题。他和他的团队针对锂电池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算法和硬件两方面进行了改进。
“传统探针表面使用的材料是镀银玻璃,一旦被腐蚀就会失效报废。”针对这个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聚苯胺覆涂的PH探针”,将探针寿命从6个月延长至17个月,大幅提升回收效率。
作为由在校生组成的初创公司,如何直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李舒遥认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改进生产工艺都是必修课。
李舒遥回忆,团队曾经接到一笔订单,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发现良品率不理想。他们在回顾研究中发现,当时气温偏低,且空气湿度比较大,影响了探针涂料的质量。
“这是在实验室并不会遇到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这件事。”
如今,李舒遥的公司年营收突破400万元,并于202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在南沙东涌报建的示范产线项目也获得广东省发改委批复,预计于2026年竣工投产。
让视听障人士听见世界看见声音
“勇于探索,才能有所收获”的想法驱动着QG团队的三位年轻人。林一、赵思程和郑棉鹏是QG创新团队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广工计算机学院的在读学生。
QG创新团队的“无障碍听视障智能辅助眼镜”项目主要是为了帮助视障、听障人士更好地进行社交以融入社会。
“我们的想法是,他们看不到的话,我们能否让他们听到?听不到的话,我们能否让他们看到?”林一说。
秉持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感,QG创新团队制作了可以通过反馈和大模型应用,让视障人士通过听觉得到信息的眼镜,比如在过马路时为他们进行红绿灯检测以及车辆识别。如果是听障人士,则可以通过显示屏将声音以字幕的形式传递到他们的镜片里。
“无障碍听视障智能辅助眼镜”荣获2024年华为ICT大赛创新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入围8月份由香港教育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亚太区高校联合举办的EDVentures创新挑战赛决赛,并获得50万元种子基金投资。但QG创新团队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还在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目前,他们正在与两家医院合作对眼镜进行测试。
如今,这群创业者正将目光投向更远处。
陈顺成计划推动国产飞控技术“出海”,在低空经济这一火热领域寻求更多机会。
李舒遥的公司获得了300万元投资意向金,并获广东省商务厅批准在香港开设公司代表处。他计划进一步更新技术,尝试挑战更广阔的市场。
QG创新团队则想要把得到的投资再投入“无障碍听视障智能辅助眼镜”等产品的研发中,继续做可以服务社会的公益类项目……
一所大学,一群“创客”,无限创意,正在不断生长。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