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总觉得,有份正经工作就够了,副业那是搞不清主业的人才干的。可后来,我才发现:
说实话,寻找第二收入,是我25岁之后才认真去思考的事。
以前总觉得,有份正经工作就够了,副业那是搞不清主业的人才干的。可后来,我才发现:
这个社会不是你不努力就会失败,而是你只靠一份收入,就注定焦虑。
我是个写字的人。日子看起来还行,稳定、有序、有退路。可当真正被生活追着跑,才知道——稳定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假象。
于是我开始思考:
我要不要找个副业?
我适合干什么?
我能坚持下去吗?
一开始,我走了不少弯路。
我试过拍短视频,拍了两周,剪得眼都花了,播放量还是个位数,心态差点崩了;
我也试过做团购带货,但发现自己完全不会写“冲动消费”的话术,一单都没卖出去;
后来还想过学理财,结果一进股市就跌得眼冒金星。
直到有一天,我看着我电脑里那一堆自己写的散文、日记、生活感悟,忽然想:
我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把写作变成收入?
说干就干,我注册了几个内容平台,把原来自己写的东西整理出来,配上图,发上去。最开始没有人看,点赞也是个位数。但我坚持每天更新,哪怕没人点赞,我也把它当成日记来写。
慢慢的,有人留言,那些普通人的留言,让我意识到一件事:
写作不是我的兴趣,它是我连接这个世界的方式。
写着写着,头条里开始有了收入
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第二收入,并不是“再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而是“发现自己已经会的东西,还能变现”。
你擅长拍照,能不能接点修图?
你喜欢做饭,能不能出一个家庭食谱?
你爱聊天,能不能去做情感陪聊?
你养狗经验丰富,能不能做一个宠物知识号?
哪怕你只是勤快能干,也可以去接接家政、跑跑腿、帮人买菜。
副业不是你一下子就赚大钱,它更像是你给自己种下一颗小树。
刚开始很慢、很累、甚至看不到回报。
但只要你每天浇水施肥,坚持不放弃,它就会慢慢长大,哪天突然开了花,你才知道这一路没有白走。
适合自己的副业,往往藏在你早就会的、却没意识到的技能里。
关键是你要停下来,看看你自己手里,其实已经握着些什么。
现在,我靠写作有了稳定的第二收入。虽然不多,但我知道:
再不济,我也能靠码字,养活我和我家那只陪伴我多年的小狗。
这份确定感,就是我继续好好生活的底气。
来源:凌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