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6年前,一群热血青年用呐喊唤醒沉睡的雄狮,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06年后,五四的火种已化作星辰,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行的道路。今天,当我们再次凝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当代青年的答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五四青年节
导语:百年薪火,青春如歌
106年前,一群热血青年用呐喊唤醒沉睡的雄狮,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06年后,五四的火种已化作星辰,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行的道路。今天,当我们再次凝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当代青年的答案。
一、历史回响:五四精神永不褪色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街头涌动着青春的洪流。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他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宣战。这场运动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更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刻下了永恒的印记——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锋力量。
五四精神的核心被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但其内涵远不止于此。
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批判封建礼教,陈独秀的《新青年》与李大钊引入的马克思主义,为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践探索
学生深入工人群体宣传爱国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储备了力量。
文化符号
五四精神不仅是抗争的象征,更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永恒动力。如蔡元培“劳工神圣”的呼吁、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至今仍振聋发聩。
(五四当天部分游行队伍)
(四运动中北大学生游行队伍)
二、时代答卷:青年力量与时代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五四青年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日。根据国务院规定,14至28周岁的青年可在5月4日享受半天假期(若遇公休日不补假)。这一政策既是对青年群体的关怀,也提醒青年铭记历史责任。
从百年前积贫积弱时遭受的列强欺凌,到五四运动中青年们为救亡图存的呐喊抗争,桩桩件件,震撼人心。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当代青年手中,面对挑战和机遇,五四运动百年后的今天,其精神仍具现实意义:
爱国情怀的新表达
从科技攻关到乡村振兴,青年用创新诠释爱国。
民主与科学的深化
互联网时代青年推动公共议题讨论,以理性守护科学精神。
全球视野下的担当
面对气候变化、国际竞争,青年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那么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中,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也是当代青年榜样:五四精神的践行者:
科技先锋:如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
大国工匠:成都飞机工业首席技师冯攀龙,攻克国产大飞机铆装技术难题;
文化传承者: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陈丽君,用传统戏曲传播红色故事;
边疆守护者:新疆边防派出所阿思里别克,十年如一日戍守国境线。
这些青年用行动证明:五四精神从未过时,它在新领域焕发新生。
三、青春宣言:以奋斗致敬时代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愿每一位青年:
眼中有星辰,心中有山河,脚下有力量。
以青春之名,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结语:
青春不老,精神永续
从1919到2025,五四精神跨越时空,五四青年节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更是未来的指南针。百年前,青年以热血唤醒民族;百年后,青年以智慧塑造时代。就如2025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丽君在越剧舞台上的台词:“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愿每一位青年,都能在奋斗中延续五四的光芒。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