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先生最近在找工作,他感觉在一次求职过程中受到了招聘者的歧视,对招聘的企业信息也有疑问,他希望记者帮忙调查调查。
汪先生最近在找工作,他感觉在一次求职过程中受到了招聘者的歧视,对招聘的企业信息也有疑问,他希望记者帮忙调查调查。
汪先生说,自己2020年大专毕业后,在上海从事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今年来到杭州发展,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长期工作。4月28号一位备注为橙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潘先生,招聘平台发来信息,邀请汪先生做网约车司机。
汪先生:因为我之前没有做过这种工作,而且也没有驾照什么的,和我简历上的工作经验就是不匹配嘛,我就回复了他一个你觉得呢。然后他就上来直接骂我,说我学历低,然后说我赚不到钱,然后什么之类的一些话。
汪先生说,对方的言语让他很生气。他请记者帮忙,把潘总经理跟他的对话录屏完整地放出来,让大家评评理,看看是不是他过于敏感了。
汪先生回忆,他在4月28号晚上向招聘平台举报了潘总经理,对方在4月29号的留言,再次让他觉得受到了挑衅。
汪先生:他就说,要我最好多找几个账号举报他,要不然是没有用的。然后我在前天的时候,我打电话就是打到那个平台客服那边去了。针对这个情况,他们平台说的话就是会让这个用户去学习一些平台的相关规则。昨天的时候这个用户又在平台上给我发信息了,他说我举报有什么用,笑“死”他了,哈哈哈。
汪先生认为,作为一名招聘者,潘总经理的行为非常不专业。
汪先生:他上面对我、对求职者进行侮辱和阴阳怪气的一些话术。他这个在平台上认证的是企业用户,那他的一言一举在平台上的话都是关乎着他的企业的一个形象的。
记者协助汪先生将聊天记录再次反馈给了招聘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已对内做了反馈,也做了核查,确实存在不文明行为。接到求职者举报后,按规则已经对招聘账号禁言,予以惩戒。”
汪先生发现,在潘总经理发的月薪1到1.5万的网约车司机招聘贴中,“橙达”的“公司介绍”写的是“杭州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所在的定位仅仅只是一个充电桩,从“橙达”在招聘平台的登记页面点进去,显示的公司地址又变成了,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按照公开平台上橙达公司的地址找了过去。
记者:你们有没有一位姓潘的总经理啊?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没上班吧,今天。
记者:没上班啊?那方便电话联系一下他吗?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我没有他电话,我们只有微信联系。
记者:他是不是在我们这边负责人事招聘的啊?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对。稍等一下,我先把人家合同签一下。
记者发现,橙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地址对应的门牌号是一家叫“小桔租买车”的门店。
门店内挂着的招牌正是橙达公司在招聘平台上登记的“浙江诚枳汽车”。
门店内的公司简介上有新修改的痕迹。
听说记者来采访,一位企业负责人赶了过来,他看了那位潘总经理在招聘平台上的头像。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他好像是个老头,我们没有这个老头的。之前我们这边是叫一个橙达汽车的,是上一家,他们已经搬走了。
记者:他用的地址是你们名字?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他们可能没有更新吧。
记者:地址是这个,但它的名字已经用了你公司的名字了,所以肯定……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我们的……
记者:所以肯定是在搬走后你这边进来之后又用过了的。就存不存在你们这边被冒用了的这种可能?
浙江诚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那不是。你不能说我们的信息被他们弄走了,就是我们压根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位诚枳公司负责人所站的位置,也是橙达公司在招聘平台上公示的VR图片拍摄位置,对比两家企业的公开信息,法人代表的名字也相同。
招聘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方信息核实后反馈,“平台核查后确认,企业招聘地址正常”。
汪先生也表示,他注意到了橙达公司的相关风险提示,目前“橙达”有多个在诉的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件。
已经判决的案件金额为11040元。
过往被列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涉案金额为10.98万元。
汪先生说,他后续还会在招聘平台上寻找人事岗位相关的工作。
汪先生:我之前就是学这个的,对这边的各个领域,包括招聘啊,还有员工关系这方面的话,薪酬管理这边的我都有工作经验。那可能是说这方面的话,优势的话我可能多一个工作经验。
记者:你现在正要去培训的,是培训哪方面?
汪先生:主播。做兼职的话可能可以考虑就是多一份副业。
记者:所以一直还是在提升自己的?
汪先生:对。
记者:行,那加油。
汪先生:嗯,谢谢。
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