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职到离职,这些法律知识迅速Get→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12:44 3

摘要:司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职场中,您是否遇到过工资拖欠、社保未缴、违法解雇等问题?今天,鹏法君结合审判实践,梳理了劳动争议中的多发问题,为您详细解读劳动权益保护要点,助您明法维权,安心工作!

司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职场中,您是否遇到过工资拖欠、社保未缴、违法解雇等问题?今天,鹏法君结合审判实践,梳理了劳动争议中的多发问题,为您详细解读劳动权益保护要点,助您明法维权,安心工作!

劳动关系认定

未签劳动合同≠无劳动关系

01

劳动关系的核心特征

劳动关系从用工时就建立,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符合人身从属性(接受用人单位管理,遵守规章制度)、经济从属性(工资由用人单位发放,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组织从属性(工作内容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以下证据可以佐证劳动关系成立: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备注“工资”)、社保缴纳记录、考勤记录(打卡记录、排班表)、 工作证件(工牌、门禁卡)、工作沟通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

02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应当综合考虑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否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及工作量、能否决定或者改变交易价格、是否需要遵守有关工作规则和奖惩办法、劳动过程是否受到管理和控制、工作是否具有持续性等因素,认定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用工合作企业对从业人员是否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如果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那么就成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签订

不签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

★ 用工超1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从第2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长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满1年不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无需再支付二倍工资。仲裁时效为1年,从权益受损之日起算。

★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从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

这些钱不能少

工资标准

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2025年深圳为2520元/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才可以变更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罚款”“扣款”等名义克扣工资。

加班费

工作日加班按150%工资计算,休息日加班按照200%工资计算或者由用人单位安排补休,法定节假日加班按照300%工资计算。

年休假及未休年休假工资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享有5天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享有10天年休假,累计工作满20年享有15天年休假。

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剔除加班费后的平均工资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在用人单位已经支付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情况下,还应支付平均工资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资差额。

社会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必须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补缴责任,如果因为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医保、工伤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赔偿损失。此外,异地缴费、挂靠社保都属于违法行为。

孕期、产期、哺乳期

女职工的特殊保护

1.孕期:企业不能安排孕期女职工从事高强度、禁忌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不能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

2.产期:产假至少98天,地方政策可以延长,广东地区另外规定了80天奖励假。

3.哺乳期:哺乳期女职工享有1小时哺乳时间,直到婴儿满1周岁,禁止哺乳期女职工加班或上夜班。

4.特殊保护: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能降低女职工工资待遇。除了女职工严重违纪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三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调岗合法性

企业不能“任性”指挥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基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调岗后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调岗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承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 因为用人单位没有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没有足额支付工资等,劳动者提出被迫离职;

2. 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5.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成立或不合法,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计算方式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月工资×工作年限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劳动者月工资×工作年限×2倍

其中:1.劳动者月工资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

2.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照一个月计算;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按照半个月计算。

劳动者维权途径

四步走合法解决争议

协商调解

优先与用人单位沟通,或者通过工会、调解组织介入。

监察举报

遇到欠薪、拒缴社保等情形,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仲裁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时效1年)。

法院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15日内起诉。

来源: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