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红河州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走上“委员通道”,向中外记者讲述哈尼梯田边的非遗传承故事。
这场接力跑,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106年前
一群青年发出了呐喊
为中国送来了理想的火焰
千万万中国青年
于硝烟中奋起,于乱世中抗争
擎起名为理想的火炬点燃亿万人心中的光
至此
五四精神
成为了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
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青春是什么?
在红河州
有这样一些青年
↓↓↓
“期待能有更多青年和我们一起
与非遗‘双向奔赴’!”
她带着红河人民的期盼和祝福上北京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
她自信大方地向中外记者
推介家乡的世界文化遗产和璀璨非遗
她是红河青年杨钰尼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红河州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走上“委员通道”,向中外记者讲述哈尼梯田边的非遗传承故事。
她从事非遗保护传承
——创立传承中心
培养小小传承人
推动民族特色刺绣融入服装定制
带动乡亲们增收
推动非遗进校园
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杨钰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她愿意做那座连接
过去和未来、家乡与世界的桥梁
让哈尼文化越过高山和湖海
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杨钰尼(右)与哈尼族民间老艺人交流学习
在短视频平台上
她给自己取名“云南彩玲妹”
通过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
以及一家人乡村生活的点滴
吸引了众多粉丝
她就是红河青年李彩玲
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云南彩玲妹”
她是在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
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
她通过网络将
深山里的质朴故事和天然好物
呈现在无数人的眼前
她在视频中
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与真诚
也深深吸引了广大网友
腌制酸菜和制作芭蕉芋凉粉
这些传统手艺成为了
她后续“村播”事业的亮点
“云南彩玲妹”抖音号页面截图
她说:“我们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放在网上,
帮助乡亲们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李彩玲做起了蒙自电商新农人
用一根网线链动
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在2024年蒙自市首届
千名“村播”助农网络直播大赛中
她的总销售额达到了75000元
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李彩玲(左)在2024年蒙自市首届“村播”大赛中获奖
在红河之滨,滇南明珠
——云南河口口岸
有一支由14名女民警组成
平均年龄不满30岁
的年轻队伍
她们身着警服驻守于此
致力打造
西南边陲最靓丽的国门名片
她们是红河青年
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执勤一队(女子执勤组)
女子执勤组成立以来
荣评云南省巾帼文明岗
荣膺云南边检总站先进基层党组织、
先进执勤队、
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荣记云南边检总站集体三等功、嘉奖两次
她们用忠诚和奉献诠释了
新时代边境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
女子执勤组用忠诚和奉献诠释了新时代边境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
她们服务验放旅客451.8万人次
始终保持“零事故、零投诉、零舆情”
累计查办案件49起
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6人
守护着国门安全
为驻地学校“送教”28次
8名女警被聘为“国防教育辅导员”
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
边疆孩子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优质的服务获游客好评
90后小伙回蒙自“玩土”
竟玩出年收入十几万的产业?
在位于蒙自市草坝镇十九村的葡萄园里
一位“90后”小伙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
他就是红河青年李子豪
“从小在广袤的田野间长大,
家乡美景在我心底扎下了根。
选择回乡创业,
主要是想为家乡的产业振兴,
贡献一己之力。”
这是李子豪返乡创业的初衷
2019年
他偶然发现因化学肥料过度使用
对庄稼和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通过摸索和学习
他引进蚯蚓养殖技术
减少农药、除草剂使用,增强土壤活力
李子豪在基地里劳作
蚯蚓粪运用成功后
李子豪通过短视频平台
分享技术和售卖蚯蚓粪
短短几个月时间
线上、线下的成交量达到了
120吨,营业额14万元,盈利5万元
李子豪在观察基地土壤情况
像他们一样的红河青年
还有很多
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
拿热爱发电
他们是青春的具象化
是非遗的传承者、
国门的守护者、
乡村的点灯人、电商的弄潮儿、
……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