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内卷”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上海车展这一备受瞩目的盛会,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看似颠覆常规认知的道理:内卷也是“创新和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内卷”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上海车展这一备受瞩目的盛会,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看似颠覆常规认知的道理:内卷也是“创新和发展”。
一辆新技术好车,引来国内外观众驻足围观。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流量去哪了?
内卷,通常被视为过度竞争导致的内耗现象,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些与创新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因素。”2025上海车展首日,在YouTube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汽车博主Supercar Blondie兴奋地向全世界喊话。来中国内卷吧,不然你怎么发展?
这样的场景,在这里比比皆是。
“这一场车展,可能会影响未来5-10年的全球汽车行业走向。”
中国国内不止是技术层面的创造创新,更是服务和贸易的内卷——就连最傲慢的车评人也觉得,汽车行业的中心,已经卷到了东方。
你在车展上转一转,看一看,数数车展上有多少外国人,看看他们都是来干什么的:
挂着相机的是记者,拿着手机直播的车圈网红,西装革履的政要忙着谈合作,工程师模样的人在问东问西,就差拿着尺子量中国汽车的细节了。
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在卷,只是卷的尺度不一样。
国外的卷还在稍微完全的状态,国内的卷早已围成了圈圈。
第一,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变化,竞争取代了合作,成为了时代主题,而汽车行业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谁也不想落后;
第二,汽车行业以技术为关键的“硬实力”,才能使得国内外的消费者接受。
第三,消费者要的是什么呢?花钱买的是舒适、享受、便捷和智能。
这些年中国车企其实一直都在卷技术。而车展上展示的都是技术成品,每一个展台都有老外的身影。
“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将是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新三大件。”不都说国外的好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来观摩研究中国的“低端”芯片呢?
所有的人都一样,不管来自于哪里。
欧洲、中东、亚洲等很多经销商,同行业车企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
面对中国的发动机技术,
面对中国的电池技术,
面对中国的安全技术,
面对中国的智能互联技术,
............
谁先走出合作的第一步,就赢得世界的第一步。
虽然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压力和消耗,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能在汽车和机动配件方面成为创新和发展的催化剂。
来源:囧天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