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金色麦浪涌动 麦田“丰”景如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4 17:02 2

摘要:作为莲都区面积最大的小麦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东波告诉记者,2023年试种了600亩小麦,尝到了甜头,今年扩大到2400亩。合作社采用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从机械耕田、无人机播种到无人机喷药施肥、联合收割机收割、自动化烘干,全流程实现 "机器换人",亩产达到220公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这个五月

莲都“丰”景如画

五月的莲都大地,微风拂过碧湖的麦田,掀起金色麦浪。丽水炜奕粮食专业合作社2400亩小麦即将迎来收割期。

作为莲都区面积最大的小麦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东波告诉记者,2023年试种了600亩小麦,尝到了甜头,今年扩大到2400亩。合作社采用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从机械耕田、无人机播种到无人机喷药施肥、联合收割机收割、自动化烘干, 全流程实现 "机器换人",亩产达到220公斤,预计增收70万元以上

在浙西南的莲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麦都不是主要粮食作物。为破解土地利用率难题,莲都区2024年开始打出 政策组合拳,对稻麦复种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每亩280元补贴,对200亩以上规模主体实施梯度奖励,最高每亩可再获100元奖励,促使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增加。

政策东风下,全区小麦种植面积从2024年的2040亩升至2025年的5700余亩,在碧湖镇、丽新乡等6个重点村形成集中连片的金色粮仓

“今年气候条件利好,小麦亩产预计可达270公斤,总产量1539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周攀透露,当前少雨干燥的天气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加上无人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加持,全区小麦单产较传统种植提升15%。

5 月下旬小麦收割后,马上可进行水稻插秧,实现麦收稻种无缝衔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