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手不足”“待遇不高”“倒班频繁”“非护理工作繁重”“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分工与分级不明确”…… 近期,第一财经对多地的临床护士以及护理学学生展开了深入调研。众多一线护理工作者纷纷反映了上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重症医学科、儿科等科室显得尤
焦雅辉:优化护士编制管理,加强薪酬待遇保障!
“人手不足”“待遇不高”“倒班频繁”“非护理工作繁重”“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分工与分级不明确”…… 近期,第一财经对多地的临床护士以及护理学学生展开了深入调研。众多一线护理工作者纷纷反映了上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重症医学科、儿科等科室显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长期以来,护士队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护理工作负担过重、护理服务价格改革推进迟缓等。为了吸引并稳定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护士工作,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采取了多项有力的保障措施,致力于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
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
国家卫健委要求为护士减负
为切实给临床护士减负,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5·12护士节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图源:国家卫健委
《通知》提出了关心关爱护士队伍、切实为护士减负、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加大护理宣传力度这四个关键方面,提出了具体且明确的要求。
在为护士减负的举措中,《通知》强调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进一步简化护理文书。与护理服务无关或与其他医疗文书重复的内容可不记录,切实减轻护士书写负担。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此外,还要科学弹性安排班次,改善护士值班休息条件。
护理文书是记录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行为的文字材料,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也是住院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上海某公立综合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告诉第一财经,由于护理文书书写的完整度和准确性,对于医疗事故、医患纠纷起到重要防范作用,近年来,护士护理文书的记录内容日渐增多。与此同时,护士的护理文书记录工作如何嵌入病历管理,以满足医生对不同病例的临床诊疗、监测需求,也是当前一大痛点。前述两大挑战正在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渐得到解决,但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对信息化的投入还有所差异。
《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提出,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让护士有更多时间贴近临床,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
对于如何有效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的压力,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受访业界观点认为,随着更多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进入医疗体系,可以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为患者提供复杂型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上。
但也有受访业界人士认为,医疗护理员由于其专业能力的限制,只能完成一些对专业性要求不高的护理工作,加之受雇方往往也非医疗机构,难以真正分担临床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护士分层使用,增加护士数量,优化床护比并提高护士的工资和待遇水平。
同时,上述《通知》也明确,要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卫生防护、执业安全等合法权益。
焦雅辉:
优化护士编制管理,加强薪酬待遇保障
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就护士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答和阐述。
记者:长期以来护士队伍存在薪酬待遇总体偏低、护理服务价格改革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推动护士队伍建设?
焦雅辉:客观来看,护士队伍一直以来存在人力相对不足,薪酬待遇不高,护理服务价格偏低、不能体现护士劳务技术价值等问题。
一是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释放、医院住院服务量快速增加,护理工作量日益加大。2023年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入院人次达到2.2亿人次。每名责任护士每天白班护理住院患者平均约9名,夜班护理住院患者平均约16名,医院护士人力凸显不足。
二是临床护理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风险高,且需常规轮值夜班。临床护士平均每月轮值8—12个夜班。与临床一线护士的劳动付出相比,其薪酬总体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士队伍积极性。
三是各地多年来普遍存在护理服务价格与护士的劳务技术价值相比偏低的问题。目前,能够收费的护理服务项目约25项。由于能够收费的护理服务项目少,加上护理服务价格基线低,即使有的省份经过几轮调价,调整后的护理服务价格也不能体现护士劳务技术价值。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通过实施《护士条例》、连续印发“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推动护理改革发展、加大护士培养培训、加强行业宣传引导等,多措并举促进护士队伍稳定发展。其中,护士数量持续增加,近十年来我国护士数量以平均8%的幅度逐年增加,每年约有30万左右的新护士进入到护士队伍。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563.7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约4人。
下一步,要对于一些关键岗位护士的编制进行保障,同时提高薪酬待遇以调动积极性。也希望护理服务价格能够在医改推进的过程中,像其他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一样,有动态调整的过程,让护士的劳动价值和劳动付出有所体现。
记者:为提高护士职业吸引力,完善薪酬、编制、职称晋升等保障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焦雅辉: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
2024年6月,经国务院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指导意见》,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文件。通过优化编制和人事管理,合理调整护理服务价格,加强护士薪酬待遇保障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护理服务需求。
记者:在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焦雅辉:一是发展壮大护士队伍,持续优化护理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指导意见》,定期调度地方工作进展,督促指导各地切实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及时发掘总结地方做法,特别是有条件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在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完善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方面积极创新,率先垂范的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二是在梳理总结地方免陪照护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医疗机构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文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免陪照护服务。
三是开展“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基础上,研究制订“十五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五五”时期全国护理工作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四是加快发展老年护理服务。支持各地优先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建立护联体,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或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专业优势,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扩大老年上门护理服务供给。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提升其生活照护从业技能,使其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支有益补充力量。
五是加强护士队伍和护理服务宣传。通过护士节纪念日、护理先进典型等,加大护理行业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护理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他自行换药20年后,开始出现高热、腹部隆起、身体溃烂……医生见状都震惊了!丨医起推理吧
“高能力医生”火了,为啥我一个年纪轻轻的医生,却死气沉沉?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瑾萱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