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当代青年!今天你挤地铁时刷短视频,熬夜加班后吃泡面,周末瘫在沙发上点外卖时,有没有一瞬间突然好奇:100年前的年轻人,究竟是怎么过日子的?摘要:当代青年!今天你挤地铁时刷短视频,熬夜加班后吃泡面,周末瘫在沙发上点外卖时,有没有一瞬间突然好奇:100年前的年轻人,究竟是怎么过日子的?
1925年,青年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写下《沁园春·长沙》。他笔下的湘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战场,青春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狂想。而今年,这首词发表整整100周年,恰好撞上五四青年节——这大概是历史在向我们发出邀请:聊聊青春怎么“活”!
军阀混战、列强环伺,那时的青年连安心读书都成奢望。但31岁的毛泽东偏要在乱世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和同学们在岳麓山夜跑练体魄,去工厂教工人识字,甚至组团横渡湘江。他们用脚步丈量山河,把理想写成诗,将热血泼成画。就像词中写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如今的我们,似乎活得更“精致”了:人均保温杯里泡枸杞,把“摸鱼”当生存哲学,自嘲“脆皮青年”。但若你以为这代年轻人只会躺平,可就大错特错了!有人在直播间教甲骨文火出圈,有人用AI复原敦煌壁画,还有人在城中村开“共享自习室”。就像《沁园春·长沙》里那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届青年早把赛道铺到了云端、深海和元宇宙。
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到“00后整顿职场”,变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变的是骨子里的“轴”。百年前那群人追问“谁主沉浮”,今天我们在问“如何定义成功”;他们用热血写诗,我们用代码写诗;他们搏击湘江风浪,我们挑战算法浪潮——青春从来不是某个时代的专利,而是永远选择做“破壁者”的勇气。
这个五四,不如重读一遍《沁园春·长沙》。站在湘江边的青年早已远去,但“到中流击水”的呼唤仍在回响:别怕世界太卷,只怕你不敢“浪遏飞舟”;别愁前路迷茫,青春本就是边走边找答案的过程。带上你的梦想来图书馆,让书架间的每个角落都生长出属于你的“风华正茂”。
【青年精神补给站】最后推荐几本杂志,送给正在“浪遏飞舟”的你:
本号由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本馆法律咨询顾问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张鹏律师
长沙图书馆在哪里友情提示自驾读者请于9:00之后由园区4号岗亭进入。乘车路线路线一:乘520路、804路至滨江文化园站。路线二:乘2路、283路、111路至北辰时代广场站。路线三:乘11路、106路至三馆一厅站。路线四:乘地铁1号线至北辰三角洲站(1号出口)。来源:长沙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