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高仁厚出发的前一天,发现一位形迹可疑的卖面人,这时候的可疑,只有一种可能,这人肯定是阡能派来的奸细,想要打探消息,立马派人把这位老兄抓了起来。
唐僖宗
唐僖宗年间,邛州牙将阡能反叛,侵犯蜀州。唐僖宗派出高仁厚领兵讨伐阡能,高仁厚准备准备就要开路。
但在高仁厚出发的前一天,发现一位形迹可疑的卖面人,这时候的可疑,只有一种可能,这人肯定是阡能派来的奸细,想要打探消息,立马派人把这位老兄抓了起来。
高仁厚觉得这人的利用价值比较大,索性自己来审,命人给卖面哥松绑,此时卖面哥早就吓得嘚瑟,嘴里也把不住消息,一五一十全招了,跟高仁厚说,自己并不是主动想要当奸细的,只是因为阡能把自己一家老小全抓起来了,只有打听到消息才能放我一家,打听不到只有全部砍头(往往都是亲信或者派出极其靠谱的人才能完成这份工作,但阡能竟然派出被自己威胁过的人,这不是给对面露出破绽吗?)
高仁厚
高仁厚觉得此人可用,用做双面间谍刚刚好,于是也不杀他,只让他跟阡能说明天高尚书(高仁厚)只带五百士兵,不带多余的人,另外让他告知(悄悄[狗头]地说)阡能寨子中的士兵,知道你们都是被阡能胁迫才造的反,高尚书只想讨伐几个带头的,只要高尚书来的时候扔掉兵器投降,提前在背上写上归顺二字,便放了你们,并且还让你们重操旧业,以后也有饭吃。
这招太狠了,抓住了对面小兵们的心理,知道对面士兵不想造反,造反对他们来说好处不大,风险还高,成功了也是阡能获益,失败了自己还会被杀,这买卖不划算。
第二天高仁厚带着手下兵马来到双流,将领白文前来迎接,高仁厚看到这些堑壕栅栏大怒,这一重又一重的栅栏很是严密,白文这是在养寇自重,企图邀功请赏,自己还能保太平安全,当即要砍了白文的头,监军求情才免于一死。(可见在古代官场上,好人缘是可以救命的)
栅栏
高仁厚只留下五百士兵看守此处,剩下的都带走讨伐阡能,又集结了其他地方的兵马一齐出动。
阡能(头号带头人)听说此事,大约知道奸细(卖面哥)不靠谱,所以派罗浑擎(第二位带头哥)前去设立寨子以及埋伏伏兵,截击高尚书。
高尚书也知道了此事,估计卖面哥的下场也很惨,一计不成再来一次,高仁厚派出士兵(穿着对面的衣服)混入敌方阵营,把背上写归顺、放下武器、只杀带头人的消息大范围散播。
这次终于管用了,敌方军心不稳,都跑出来投降,罗浑擎一看不妙,溜了,但还是被抓回来戴上刑具,押送官府治罪去了。
五个寨子全被烧毁,只留下旗帜,高仁厚跟归降者们说,让他们帮帮忙,拿着倒挂的棋子,一路走过穿口、新津,直到延贡,让寨子里的叛军看看你们背上的字,再告诉他们投降的都是良民,罗浑擎已经被抓,完成这个简单的任务,就可以回家了。
投降(日本向中国投降)
投降的士兵们一听任务这么简单,答应了,句胡僧(第三位带头人)在穿口的十一个寨子先遭殃,士兵们都跑出去投降,句胡僧拔剑阻止,下面的兵可不惯着他,本来就是被胁迫,现在有从良的机会,不如抓了他当投名状献给高仁厚?
先用石头砸句胡僧,后一起把句胡僧绑起来送给了高仁厚,一样的流程,韩求在新津被抓,这时候其实剿灭叛逆到了尾声,不必要让最初投降的士兵跟着了,索性让双流、穿口的士兵先回家,新津投降的兵跟着劝降对方,临走前,新投降的士兵和早就投降的士兵一起做饭跳舞,欢歌笑语。(可见士兵们都是苦命人,只想着过太平日子,不想跟着阡能叛变)
做饭
一样的劝降流程,拿倒挂旗子,展示后背,罗夫子的大寨也被劝降,吸取了句胡僧的教训,被抓前提前跑路去找了阡能,可惜高仁厚的军队到阡能附近,阡能也指挥不动手下兵马了,一路的劝降、投降,然后再劝降再投降,几乎没损耗什么,阡能的叛军就被拿下。
上下同欲者胜,阡能手下的士兵几乎都跟他不是一条心,他想反叛,手下士兵却想要过安生太平的日子,所以历史上反叛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给军队洗脑,也就是师出有名(即使理由十分牵强,也必须得有),才能团结上下,取得胜利。
朱棣(叛变师出有名)
来源:潮凡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