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抵达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售票处醒目地标注着门票原价七十元,而六十岁以上游客免费的优惠政策,让我瞬间感受到了满满的关怀与温暖。作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我手中的“身份证”,不仅是一张免费入园的凭证,更承载着沉甸甸的幸福感,恰似乘坐
【文旅观察】从动物园到乐园:从资源整合到体验升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树恒
一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天空阴云密布,却丝毫未减我们出游的兴致。我和家人带着活泼可爱的外孙女,一同前往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欢乐的奇妙之旅。
抵达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售票处醒目地标注着门票原价七十元,而六十岁以上游客免费的优惠政策,让我瞬间感受到了满满的关怀与温暖。作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我手中的“身份证”,不仅是一张免费入园的凭证,更承载着沉甸甸的幸福感,恰似乘坐公交车时刷“幸福卡”那般,心里洋溢着被社会关爱的喜悦。
这一惠民政策,无疑是国家对老年群体关怀的生动体现。它如同神奇的杠杆,有力地撬动了家庭旅游市场。如今的动物园,不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属乐园,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假期开启“三代同游”模式。老人们慈祥的笑容、成年人陪伴的温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大家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尽情感受着大自然与动物们的独特魅力。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实施,动物园的游客群体将不断壮大,其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也必将节节攀升。
在陪伴外孙女游览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与前两年相比,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单一的动物展示功能逐渐成为过去式,如今的它,正通过巧妙的资源整合、大胆的业态创新以及全面的体验升级,华丽转身为集娱乐、文化、教育、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乐园。
二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在文化资源挖掘上匠心独运,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动物展示与园区活动之中,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游览体验。园区内,从“萌宠乐园”“熊猫馆”“大象馆”“非洲馆”等场馆的命名,便能窥见其对文化融合的巧思,既保留了动物展示的直观性,又赋予每个区域独特的文化韵味。各场馆布局科学合理,游览动线流畅自然,让游客在观赏动物的同时,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文化场景。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园区对细节的雕琢。哪怕是养着水鸭的小小荷塘,也精心配备了可供划行的竹排。泛舟其上,水波轻漾,水鸭嬉戏,一幅悠然自得的中式田园画卷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对传统水乡文化的致敬,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象化。游客在此既能亲近自然生灵,又能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诗意与浪漫,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的有机统一 。
交通设施是影响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提供的电瓶车和自驾电瓶车服务,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游览选择。对于体力有限或时间紧张的游客,电瓶车可以快速便捷地游览园区主要景点;而自驾电瓶车则让游客能够自由掌控游览节奏,深入探索感兴趣的区域,增加了游览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同时,这些设施的合理配置也有效缓解了园区内的交通压力,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此外,园区内完善的休息区、卫生间、指示标识等基础服务设施,以及热情周到的工作人员服务,共同为游客营造了舒适、便捷的游玩环境,保障了游客的游玩质量。
园内商业资源的整合是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和园区盈利能力的关键。麦当劳的入驻,为游客提供了便捷、标准化的餐饮服务,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麦当劳与动物园的商业合作,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餐饮服务,还通过推出消费满50元兑换动物园联名限量款冰箱贴的福利活动,实现了商业与旅游的协同发展
同时,园内丰富多样的文创商品店以及艺术画像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消费链条。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不仅可以品尝到特色美食,还能选购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定制专属的艺术画像,将游玩的快乐与美好回忆带回家。这些商业业态的整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消费机会,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的转变。
三
主题活动的创新设计。五一期间,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推出的“ZooWalk・动物萌友会”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游玩体验。其中,全新升级的萌宠乐园是活动的一大亮点。要说五一活动的重头戏非“百兽剧场”莫属,每天上下午各一场精彩的演出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欢笑与惊喜。
动物行为展示各类萌兽行为展示趣味十足,小动物们为了争夺“奥斯卡影帝”尽情展示各自绝活!游客不仅可以沉浸式观赏萌宠们的新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还能在安全互动区与豪猪、魔王松鼠、羊驼等可爱的小动物亲密接触、合影留念。这种近距离的互动体验,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与动物互动的需求,尤其受到儿童和年轻游客的喜爱。同时,萌趣集章活动通过设置多个特色集章点,鼓励游客探索园区的各个角落。每个印章图案都融入了动物或动物园元素,游客在集章过程中,既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又增长了动物知识,延长了在园区的停留时间,提升了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
公益科普活动是动物园向乐园转型的重要内容。动物饲养员在熊猫馆、大象馆等场馆定时开展的现场科普讲解,结合动物们的实际活动,将专业的动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游客。
这种现场讲解的方式比传统的文字介绍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以及保护意义,增强了游客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观念。
同时,各类萌兽的行为展示、小丑和舞者带来的精彩表演,将科普与娱乐有机结合,为游客带来了欢乐的视觉享受和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动物园的活力与魅力,实现了科普教育与娱乐休闲的双赢。
五
在假日旅游高峰期,安全与秩序是园区管理的重中之重。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的执勤人员时刻坚守岗位,通过及时的提醒和引导,保障游客和动物的安全。例如,提醒游客“别再喂兔子了,已经吃不下了,那兔子不是胖的,是吃撑的”,避免因过度投喂导致动物健康问题;提醒“孩子别再爬上石头了,以避免掉下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体现了园区对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和人性化服务。
工作人员还负责维持园区内的秩序,确保游客的游览活动有序进行,为游客创造了安全、舒适的游玩环境。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园区有效预防和应对了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了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园区的正常运营。
园内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关键。除了餐饮、购物、休息等基本服务设施外,园区还注重细节服务,如清晰明确的指示标识、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等,方便游客找到各个景点和设施。工作人员以热情、专业的态度为游客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六
一是在地资源到超级IP的进阶。
虽然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在文化挖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动物园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中。例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主题场馆,动物表演项目,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多元化的 IP,借鉴迪士尼等成功经验,实现从单一的动物园向具有强大文化吸引力的主题乐园转变,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不断丰富业态种类,提升消费体验。可以引入更多具有创意的互动体验项目,如VR/AR技术在动物展示和科普中的应用,让游客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的虚拟游览、科普活动、主题表演相结合,游客在参与活动后,通过业态创新和场景赋能,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利用新媒体平台、旅游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发布有趣的动物视频、精彩的活动瞬间、深度的科普内容等,吸引年轻游客的关注;与旅游博主、网红、KOL合作,进行直播、打卡推荐,扩大客源市场。
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和节日庆典,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例如,在暑期举办亲子夏令营、科普研学活动,在冬季举办动物保暖科普活动、冰雪主题活动等。此外,加强与周边景点、酒店(农家小院)、旅行社的合作,推出联票、套餐等优惠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通过持续的体验升级和营销策略的优化,突破圈层限制,提高游客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
四是动物园作为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应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合理规划动物栖息地,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和保护研究,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繁殖率。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通过科普讲解、宣传标语、互动体验等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此外,还可以开展生态保护相关的科研和教育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动物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举办生态保护主题的科普讲座、志愿者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保护事业做出贡献。通过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园区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乐园的可持续发展。
从动物园到乐园的转型,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青山野生动物园通过资源整合、活动策划、设施完善和管理服务的优化,在五一假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旅体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乐园应持续创新,在文化挖掘、业态创新、流量转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从传统动物园向具有文化内涵、创新业态和强大吸引力的综合性乐园的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独特的旅游体验。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来源:阳光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