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或许是难得空暇,有一些朋友在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或者兼职方向的时候,总是会考虑自媒体行业,就我在头条开始更新以来,也陆续遇到过一些朋友的咨询,比如“怎么使文章有流量”,而我加入的创作者交流群其实也存在很多新人作者的疑问。
五一假期,或许是难得空暇,有一些朋友在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或者兼职方向的时候,总是会考虑自媒体行业,就我在头条开始更新以来,也陆续遇到过一些朋友的咨询,比如“怎么使文章有流量”,而我加入的创作者交流群其实也存在很多新人作者的疑问。
所以,在群里跟头条的一些创作交流之后,我觉得可以给出一些忠告,不是劝退的意思,也不是教你写作技巧,毕竟我才多少关注量?我不具备这个资格。我只是给出一些自媒体创作者应该有的心态准备,或者说,你有没有这一份心态去面对。
我开这个号以来,最烦的一个称呼就是“小编”,评论区经常有人这么称呼你的。小编这个外号,本质上是平台编辑的一种自称、谦称,比如你去见客户的时候,总是会说:“叫我小陈、叫我小蔡”,结果因为文章结尾的“编者按”中大量编辑用了小编这个称谓,一群不学无术的人也跟风叫了小编。
所以,这里就延伸出一个话题:自媒体是不是编辑?答案不是,比如今日头条这一个平台,你更应该把平台当成一个大型商超,你在平台的位置是一个小商店。所以,别把自己想的太清高,别以为自己是传播什么,实际上你是在贩卖自己的资讯、你的观点,你不为任何人打工,你只是为自己打工。
以前,我也挺扯淡的,我给自己的简介叫做“曼联文化的传播者”角色,问题是谁管你是什么东西,你就是一个贩卖观点的人。所以,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商品。
好了,既然我们有了清晰的定义,也就是你作为一个自媒体,其实也就是一个商品的设计者、制造者,那么你怎么设计你的商品?虽然我个人已经随心所欲、无所谓自己发什么内容,想到什么就发什么的摆烂境界。可是很多刚刚从业的人,是很想把自己的账号经营好的。
那么这里必不可免的存在一个问题,你打算贩卖什么东西?你是一家五金店,还是一家水果摊,再或者是一个饭店?这就是很多自媒体老前辈会给您说的垂直度。多少人天天主动来逛你这家店,有时候会决定你店铺的额外流量的。这一点我们日常生活也经常能遇到:老客户多的店铺,很多新客户自然容易被吸引进来,虹吸效应嘛。
所以,你一定要找准你自己的定位:你的客户群体是什么?你贩卖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打算吸引谁来看?你最好别想着一开始就弄一个大型商超,里面什么产品都有,什么客户都能来逛一逛,你要有这个能力,你就不会单枪匹马干自媒体了。
接下来才是考虑你的自媒体内容,如果你的自媒体内容是烂大街的货,比如衣服、鞋子满大街都是的,那么凭什么吸引别人长时间关注你?你的特色是什么?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在今日头条这么一个大型商场里面,街道上琳琅满目全是商店,凭什么客户就会选中你的商店?并且逐渐成为你的老主顾,这一点,你考虑好了么?
没错了,如果你抱着一个开店的心,来经营自己的自媒体,那么你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选址、装修、上货、做好服务等等内容,如果你能投射到自己创作的内容中,你会更容易成功。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人的观点都不相同。你是一个外卖商家,你会遇到奇葩顾客;你是一个五金店老板,也会遭遇顾客的无理取闹,所以,凭什么自媒体不会遇到?
人之一生,见天地、见众生。我们知道天空的辽阔、地理的无垠,也应该知道人心的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帮助你改进的建议。网络平台,会放大人性,所以你从事自媒体,你会看到最善良、最包容的人,也会看到最奇葩、最挑剔的顾客。
如果开实体店,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的客户可能就是小区的住户,大家会相对克制一些。可是自媒体平台不是,天南地北都有,抱着你不知道我是谁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指手画脚。更为关键是,你贩卖的商品是信息、是观点,按照文无第一的逻辑,喜欢对你指手画脚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所以,你有了面对的勇气了么?别以为你不去回应就没事的,你别低估了网络社会的戾气,只要稍微有点名气的自媒体,谁没有经历过谣言、谁没有经历过断章取义、谁没有经历过网络的暴力?你可以随意在平台找一些几十万、上百万关注了的博主去问问,他们经历过什么?
更何况,你贩卖的商品拥有特殊的本质,那么你觉得这个时代,是一个喜欢耐心听人说话、耐心看文章的时代么?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所以,你做好了经历的准备了么?
来源:卡灵顿球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