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透析患者和家属,早已被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的透析折腾得身心俱疲。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个“像胰岛素泵那样”的穿戴设备,让透析不再被“机器捆绑”。
“医生,我透析都快3年了,什么时候能不用坐在那台大机器前一动不动?”
“我看新闻说,国外有‘穿戴式人工肾’,是不是真的?”
“我爸就盼着能边走边透,哪怕轻便点也好……”
很多透析患者和家属,早已被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的透析折腾得身心俱疲。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个“像胰岛素泵那样”的穿戴设备,让透析不再被“机器捆绑”。
你可能不知道:
✅ 这种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人工肾”(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 WAK)设备,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或将颠覆现有的透析模式!
穿戴式人工肾,不是把大型透析机缩小,而是完全“重构系统”。
根据Gura、Ronco等人团队在《Seminars in Dialysis》上的综述(2009),WAK的核心组成包括:
1️⃣ 小型泵系统:替代传统电动泵,依靠电池驱动,无需连接电网;
2️⃣ 高效再生滤芯:使用REDY系统等“可重复使用”的滤材过滤尿毒素;
3️⃣ 可持续再生透析液:无需每天用上百升纯水,大幅降低负担;
4️⃣ 模块式控制系统:包含血压、血流、漏血等报警装置,可远程监测(Rosner & Ronco, 2011);
最关键的是:
它可以“24小时连续低强度运行”,更接近于自然肾脏的工作方式,远胜“间歇式强拉”的传统透析!
Gura等人(2016)在美国进行了一项8名患者的穿戴式人工肾人体试验,结果显示:
设备运行连续8小时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尿素、肌酐等清除率接近常规透析水平;患者主观舒适度高,可自由活动、吃饭、如厕;最大挑战是“电池续航”和“回路稳定性”;Castro等人(2018)指出,限制WAK进一步推进的瓶颈是“血管通路”和“设备小型化”问题,部分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可植入式接口,解决反复穿刺的困扰。
另一项来自Qian Xie团队的中国综述(2018)指出:
国内已完成WAK小动物实验;多家机构推进便携型透析系统原型机;蛋白结合毒素清除、膜再利用效率成为未来关键方向。✅ 1️⃣ 实现“移动透析”:不再被医院机器绑定
→ 可穿在腰间、腿上、背包内,实现走路、吃饭、看电视都能透
✅ 2️⃣ 连续缓和清除毒素:更接近生理功能
→ 远离“洗完累、洗前浮肿”的波动体验
✅ 3️⃣ 极大减少饮食限制
→ 患者可更自由地摄水、进食,无需过度限钠、限钾
✅ 4️⃣ 有望“在家透析”:节省医院资源
→ 减少交通成本、护理负担,让家庭参与透析更可能
✅ 5️⃣ 潜在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 连续性透析能更好控制心衰、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
虽然WAK令人激动,但它仍处于“原型试验→小范围临床验证”的阶段:
尚未获得全球批准上市;国内暂无注册应用;每台设备造价较高,需进一步平民化设计;小型血泵、透析液再生系统仍需优化;当前我们仍建议:规律透析+控制饮食+保护瘘管,是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但如果你是:
✅ 年轻透析者
✅ 在等待肾移植
✅ 渴望生活质量改善
✅ 愿意尝试临床研究或国际治疗方案
可以密切关注相关的临床试验中心,未来或将成为首批“穿戴肾”用户!
我们说了几十年的“人工肾”,一直只是冰冷的透析机。
但你要知道:
✅ 真正能替代肾功能的,不是“机器换人”,而是“生活中随身携带的小设备”;
✅ 它不再是“救命之物”,而是让你“活得像常人”的钥匙。
“穿戴式人工肾”正从实验室走向病房——这不是梦想,是正在临床试验中的未来!
你是否期待这样的设备问世?欢迎留言说说你或家人透析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我来帮你分析未来是否适合使用WAK!
Gura V., Ronco C., Davenport A. The 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 From Holy Grail to Reality. Seminars in Dialysis. 2009;22. https://doi.org/10.1111/j.1525-139X.2008.00507.xRosner MH., Ronco C. Remote monitoring for the 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 Contributions to Nephrology. 2011;171:243-247. https://doi.org/10.1159/000327229Castro A., Neri M., Karopadi AN., et al. Vascular Access for 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2018;12(3):300-307. https://doi.org/10.1093/ckj/sfy086Xie Q., Gao P., Hao W., Zhang Q.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table Artificial Kidney. Int J Biomed Eng. 2018;41(4):342-347.来源:如此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