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日,随着气温持续回暖,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诺敏河农牧场分公司抢抓农时关键节点,全面启动玉米播种作业。凭借对气象数据的精准研判和农事计划的科学统筹,分公司以“抢积温、保墒情、提质量”为核心目标,迅速掀起春播生产热潮。
5月3日,随着气温持续回暖,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诺敏河农牧场分公司抢抓农时关键节点,全面启动玉米播种作业。凭借对气象数据的精准研判和农事计划的科学统筹,分公司以“抢积温、保墒情、提质量”为核心目标,迅速掀起春播生产热潮。
工人往播种机里加掺混肥。
在分公司第二连(队)3号高标准农田,两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正匀速行进,通过厘米级定位精度实现播行笔直、株距均匀、深浅一致的标准化作业。
分公司领导班子带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农牧科技部技术骨干、统管队管理人员及质量监管组全程驻点,严格执行《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对播种密度、施肥配比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测。
工作人员测量米间落粒、播种深浅及行距。
分公司统管队队长陈庆东介绍:“今年选用的玉米品种经连续三年区域试验验证,在1950℃有效积温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稳产性和抗逆性。配合智能化播种设备,可实现亩保苗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
针对区域积温受限的自然条件,分公司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品种筛选—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全链条创新模式,通过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统管队人员巡田等手段,实现春播进程动态管理。
航拍诺敏河农牧场分公司玉米播种。
今年,诺敏河农牧场分公司玉米种植面积扩至1.52万亩,较上年增长10%,同步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3个地块6个机车同步作业,确保播种进度。为保障物资供应,分公司建立农资储备动态台账,提前完成375吨肥料搅拌工作和25吨优质种子的采购调配,确保“人、机、料”高效协同。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玉琢
通讯员:宋丽丽
新闻编辑:杨洪梅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