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钱人不会节假日出行,真正的有钱人都是清场、包场,讨厌人多的地方……只有穷人才会去凑热闹,穷人喜欢人多的随众。
节假日就是收割穷人的游戏。
节日是穷人过的,富人每天都可以是节日!说走就走。
低工资就代表没有选择权;
听说只有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才有假期。
真正的穷人没有假期,只有中产才是最疯狂的那一波。
有钱人不会节假日出行,真正的有钱人都是清场、包场,讨厌人多的地方……只有穷人才会去凑热闹,穷人喜欢人多的随众。
放假的目的,不是让你休息!而是给你点时间,让你把辛苦挣的钱花出去……
有钱人都是你上班的时候,别人早就全国旅游了,牛马确实享受最差的服务,花最多的钱。
所谓的假期旅行,就是一群闲不住的女人和一群被逼迫的男人。
商家们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消费陷阱,普通人你争我抢的往里钻。
比如平时的火锅店298套餐,节假日特惠198元,仅限三天;这种诱惑怎能抵挡住?
平时景区门票59元,节假日活动价19.9元,这个小算盘谁不会打,傻子才不去呢;实际上去了才成了真正的傻子。
春节后劳累了几个月,也该给自己放几天假放松放松了,腰包里有了点余粮,赶紧出去潇洒一把;这样不仅能带动消费,还能带来身心的愉悦。
这场精心设计的消费游戏当中,穷人总是受伤的,无论是钱包还是身心。
东西贵到离谱
景区里的东西贵的离谱,爬到山顶,累的气喘吁吁,口渴难耐;普通的一瓶水就敢卖你5-10元。
平时普通的酒店128元,节假日498元还得提前预定,晚一步连睡觉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碗普通的面条在景区30起步,加点肉都敢收你三位数。
景区里少不了纪念品,那些工艺潦草的小饰品,加上景区的文化元素卖出了暴利。
在电商平台一搜几块钱的东西,他们卖几十,甚至几百。
在大多数人眼里认为:来都来了,还能咋地;总不能让自己饿肚子;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驱车几百里,甚至几千里;油费都消费了几千,再说高速是免费的,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心里也能找到些许安慰。
殊不知正是这种自我安慰,给了商家大肆涨价的合理理由。
前几年去浙江某个地方玩,进景区都要排队等好几个小时,吃饭的地方更是人山人海,你还想挑自己喜欢吃的饭菜,根本没你选择的权利。
全部都是套餐,500元的8个菜,800元的11个菜,选好标准,服务员把提前准备好的饭菜就送过来了。
宾馆更是杀出了天价,平时两三百的房间,那一天居然翻了三倍。
你还别不乐意,你不住总有大冤种愿意抢着住。
花钱买罪受
我有个朋友就特别喜欢节假日出去玩;堵车五六个小时,再排队停车3个小时,玩2个小时,我就特别讨厌节假日出门旅游。
你一句青春没有售价,我在景区被挤得不上不下。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本地有个景区免费开放,200米的路程开了半小时愣是没走出去,
堵得水泄不通;开车没地方停,连上个厕所都得拼比“肾能力”。
大聪明骑着电瓶车过去,人散了车没了;为了免费损失了几千块。
看到一个网友说:“五一假期的行程,济南淄博,烟台威海,媳妇安排的行程,今天才第一天,人挤人真的累死,再也不想来这些鬼地方了。”
节假日去景区旅游比上班还要累,真是花钱买罪受。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
这几年的节假日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城里人忙着去乡村,找僻静处放松;而乡村的人,着急忙慌的进城。”
大多数人都会做旅游攻略,自驾游、坐高铁,哪个更划算?
景区的门票团购更优惠吗?坐地铁到哪一站下,景区附近有哪些美食,哪里有夜市?
实际上去哪里都是人挤人,拍照连全景都看不到,一半是人一半是景。
爬山的人更是可怜:上山看屁股,下山看人头。景区排队几小时,实际玩的时间没路上耗得多。
当我们把五一假期当初逃离日常的出口,实际上是制造了一种虚假的自由感。
真正的自由是无需等待的想走就走,而不是限时打卡的情绪消费。
中国人都喜欢凑热闹,在朋友圈发一个去过旅游胜地,能吸起很多人的兴趣,并且带动身边的人前往旅游。
再加上火爆的抖音短视频,随手一拍一发,马上就能调动身边人的胃口。
节假日景区之所以人挤人,是因为很多人拖家带口出行,不趁着法定假日,想协调一家人的行程、一起请假有难度。如果有娃了,更是难上加难。
单身的职场人可以随时请假,但关键是旅游往往需要有人做伴呀,能找到其他人一起请假也并不容易。所以就会出现“每逢佳节人挤人”的情况。
普通人只能靠节假日出门旅游,真正的有钱人才能错峰出游,特别是一年到头到处旅游的人。
被人错峰收割
有人说:“很早就不会过节出去玩了,多花钱,堵高速先不说,去景区看人头,费用各种高,我们现在就是趁工作日出去,自己做点小生意时间很自由。”
自由时间的分配权,才是终极的阶级特权。
普通人平时只能老老实实的做牛马,时间卖给了老板,没有选择权;只能在固定的假期出行,不得不和大众抢夺这仅有的稀缺资源。
有钱人可以错峰出行或选择小众高端目的地,避开拥挤并享受低价优质服务。
商家们躺着就把钱赚了,普通人只能咬牙消费。
赚到钱的人,等假期结束,人潮褪去,再悠闲出游;价格低廉的酒店随便选,景区随心所欲的拍照;想怎么嗨就怎么嗨。
网上有个段子说: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各种拍照。
去北京拍城头、到上海拍人头、去海南拍浪头、去天津拍码头、到桂林拍山头、到西安拍坟头、去南京拍石头、到四川拍兔头、本来想去看山和大海、结果看的却是人山人海。
其实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花掉自己的钱让别人富起来、然后满身疲惫口袋空空的再回到自己活腻的地方、继续搬砖。
贫困叫我去潦倒、西北叫我去喝风、钱包叫我安分点,贫困叫我在家待着、太忙了早上被窝里游、中午饭桌游、午后阳台游、大部分时间手机游、偶尔厕所游、晚上梦里游、室内五日游。
不得不说:这届网友是经过大风大浪之人,活得越来越清醒了。
没有自由时间的选择权,穷人总会被人错峰收割。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当你有钱了,就可以拒绝调休制度的绑架,选择带薪年假错峰出行。
尝试碎片化度假,用周末短途露营替代长假扎堆,通过时间再分配瓦解资本的价格同盟。
坚决不让薅羊毛,反向出游,找个小城镇,坐绿皮火车,用积分兑票,进入景区直播间抢福袋,兑换基础门票,玩一天主要花个吃喝钱
如果有能力有条件,也可以从消费者变生产者,想想五一期间卖掉什么东西、做个什么副业,也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要么狠心搞钱,要么佛系躺平,别让假期成了花钱买罪受的固定剧本。
让自己放松的骗局
有的人说:“假期就是想陪孩子出去玩。”
实际上孩子只要是玩,其实去哪无所谓的,都是大人想去的。
有人说:“被工作折磨的快疯了可算盼来了五一假期,打算和朋友出去放松一下,一打开手机看到都是随波逐流的穷人才在五一出去玩的帖子心里咯噔一下,普通人连出门旅行都要被拉出来一通分析爆波流量,既被景点割也被网络收割。”
错峰休假,放假宁愿值班也不休息。假期完了悠悠闲闲的补休,想干嘛干嘛,做一样的事情比假期出门成本少三分之一以上。
真正理智的人,假期都会选择回娘家,姥姥家,奶奶家,看望老人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中国的节假日,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你会发现惊喜。 别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就在家陪陪父母孩子,简简单单和平时一样。 也挺好 越是从众跟风凑热闹最好一定是一身精疲力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我只是从商业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推断出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收割穷人;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打工人和穷人富人都是相对的,打工人放假可以获得几天自由支配时间,这其实也挺好的。
穷人物质生活匮乏,不不代表精神世界也是如此。
富人虽物质充裕,不代表精神世界充实。
所以啦,大家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标准答案争论上,还不如做自己目前可以做的喜欢的事。
我只是抛出一个观点,大家各抒己见,欢迎更多评论和观点。
点亮【在看和赞】,你我共同成长。
来源:军哥成长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