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碗碗姜汤茶,一双双老茧手,传递着军民鱼水情……”5月3日,松桃村晚舞台村村PK,石梁乡胜利村村民用真挚的演绎,重现红军战士鱼水情深动人场景,唱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向人们传递了松桃这片红色热土在新时代所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一碗碗姜汤茶,一双双老茧手,传递着军民鱼水情……”5月3日,松桃村晚舞台村村PK,石梁乡胜利村村民用真挚的演绎,重现红军战士鱼水情深动人场景,唱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向人们传递了松桃这片红色热土在新时代所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村晚现场 谢慧芳 摄
“红军战士与石梁人民肩并肩,他们一起翻山越岭,他们一起抗击敌人……松桃西部边陲石梁乡,见证历史的辉煌篇章。军民情深,共同谱写一曲胜利的颂歌。”当天晚上,来自石梁乡的情景剧似展开的历史长卷,生动演绎红军与石梁群众坚不可摧的情谊。
鱼水情深 谢慧芳 摄
抚今追昔。1934年,烽火岁月,苗乡大地红旗漫卷,烈士鲜血染红土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历经艰辛,在石梁乡胜利会师。由此而始,长征精神扎根这片热土,光耀黔东。作为革命老区,石梁乡保留有红军会师欢迎大会遗址、红军桥、红军文化墙等众多红色文化遗址。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1949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解放松桃,开启发展新纪元。烽火远去,岁月静好,开启时代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松桃这片红色热土迎来蝶变,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群众脱贫、安居乐业,路网穿越青山绿水、山村产业兴旺。
红色沃土,全面小康。村晚舞台大屏幕上,播放石梁乡美景。胜利村作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投入500余万元修缮张家祠堂、会师桥,将红色遗址转化为旅游资源;通过“公司+党总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让食用菌、黑木耳等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100多万元。曾经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如今已是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振兴热土。
农民画打草鞋 谢慧芳 摄
与胜利村相呼应,红岩社区的表演同样扣人心弦。苗族画家的笔触将苗族群众与红军故事娓娓道来。画里苗族群众指尖翻飞,绣出红军鞋、打出草鞋送红军,每一针每一线诉说苗族群众对红军的深情,也展现了苗乡群众对红色历史的铭记。
对联传递生活美好 谢慧芳 摄
国泰民安,盛世太平。红岩村村民展示了书画,继而是武术登场。舞台上,棍术虎虎生风,高台舞狮惊险刺激,演绎了和谐盛世。接着,高台之上,瑞狮吐对联:“国泰民安,盛世太平”,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松桃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阳雨
一审 阙成岱
二审 杨聪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