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赵继伟,不是张镇麟,出局第3天,辽宁失利真正原因浮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17:21 1

摘要:5月1日,辽宁在半决赛0:3不敌广厦,止步四强。终场哨响,赵继伟替补席落泪,韩德君也在赛后直播中也含泪说出“该陪陪家人了”,而李晓旭接受采访时一句“辽宁队还会继续往前走”更像是自我安慰。

5月1日,辽宁在半决赛0:3不敌广厦,止步四强。终场哨响,赵继伟替补席落泪,韩德君也在赛后直播中也含泪说出“该陪陪家人了”,而李晓旭接受采访时一句“辽宁队还会继续往前走”更像是自我安慰。

虽然,卫冕冠军在本赛季外援不利等诸多因素下,杀入半决赛已算基本完成任务,但实际上,辽宁男篮被广厦横扫的场面,暴露出阵容老化、青黄不接的致命伤,这一切,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杨鸣的回归曾被视作辽宁男篮的“救赎”。2024年2月,因连续三次输给广厦引发管理层不满,西班牙籍主帅乌戈下课。辽媒直言:“杨鸣在队的威望是乌戈不能相比的。” 这种威望,源于两次率队夺冠的功勋履历。然而,威望的另一面却是对“人情世故”的过度依赖。

杨鸣执教初期,辽宁队兵强马壮,两位老将状态尚佳,年轻球员只能长期坐板凳。但当韩德君、李晓旭年过35岁仍场均出战30分钟,张镇麟因过度使用频繁受伤,所谓的“威望”反而成了枷锁。有球迷怒斥:“死用老将,你是第一罪人!” 杨鸣的用人逻辑看似稳定,实则暴露了其战术体系的单一性——他更信任老将的经验,而非新人的潜力。

郭艾伦的离开是辽宁男篮转折点。2024-2025赛季,郭艾伦转会广州,官方称其为“生涯规划”,但坊间传闻直指杨鸣的执教风格:他需要一支完全服从战术纪律的球队,而郭艾伦的个性与之格格不入。事实上,早在2023年,杨鸣与郭艾伦的矛盾便初现端倪。当时郭艾伦养伤期间,杨鸣公开表示“球队需要适应没有核心的状态”,被解读为“去郭艾伦化”的信号。

讽刺的是,这笔在当前看来多赢的三方操作,在赵继伟独木难支,张镇麟因伤病状态起伏,弗格的“骗犯规”打法在洋哨面前彻底失效。杨鸣试图用“威望”填补郭艾伦留下的空缺,却让球队失去了最犀利的突破尖刀。

杨鸣执教期间,辽宁男篮青训几乎停滞。2022年张镇麟赴美冲击NBA后,球队锋线仅靠付豪和丛明晨苦撑,而刘雁宇、李虎翼等新星长期坐冷板凳,而杨鸣亲手提拔的鄢手祺更是难堪大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老叔郭士强在南下广州后培养出崔永熙、焦泊乔等8名国手,其“以赛代练”的用人策略让年轻球员得到成长。

杨鸣并非没有尝试改变。2024年他提出“提拔李虎翼、俞泽辰”的计划,但第三阶段为保战绩,仍将两人按在替补席。这种矛盾心态,折射出一种功利主义,一种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态。当韩德君、李晓旭终于累垮时,杨鸣不得不承认:“新老交替阵痛尚未缓解。”

杨鸣对外援的使用同样争议重重。他曾倚仗弗格和莫兰德的“体系适配性”,但两人年龄增长后状态下滑明显。弗格的三分命中率跌至生涯新低,莫兰德沉迷“持球过半场”的无效操作。半决赛对阵广厦,辽宁外援合计得分不足30分,而孙铭徽一人便轰下40+。杨鸣赛后坦言:“外援磨合直接导致失利。” 这种结果,与其说是运气不佳,不如说是战略失误。

来源:实时球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