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4日,随着佛山市第二届青年艺术周(高明)的圆满收官,一场以“活色生香 艺塑乡村”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让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深度碰撞,为高明“百千万工程”注入了蓬勃的艺术动能。
5月4日,随着佛山市第二届青年艺术周(高明)的圆满收官,一场以“活色生香 艺塑乡村”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让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深度碰撞,为高明“百千万工程”注入了蓬勃的艺术动能。
在古色古香的蘇村锦鲤文化街区,非遗手作、传统美食与现代艺术装置交相辉映。来自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们,在街区开设了漆扇、扎染、衍纸旗袍DIY等非遗手作展位,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成为了街区的网红打卡点。
“我们不仅是手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广职院青年学子代表李芷蕾的话道出了青年学子的使命。她说,本次学院有近50名学生参与佛山青年艺术周活动中,立足学院服装专业的特色、融合高明本地优秀文化,师生携手精心策划组织了非遗市集、汉服巡游以及非遗时装秀三项活动。“参加艺术周活动,收获良多,也深感自豪,我们希望以青春之力,为高明乡村发展助力。”李芷蕾说。
非遗时装秀
“从方案策划到现场执行,学生们全程参与,摆摊、讲解、协调游客,每一个环节都是宝贵的实践课。”广职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黄颖思表示,艺术周活动让青年学子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语境中创作,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对话乡村,并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用青春的力量反哺社会。
为期5天的佛山市第二届青年艺术周(高明)圆满收官,该活动由团市委主办,团区委联合荷城街道办事处、杨和镇人民政府承办。
本次活动是以“活色生香 艺塑乡村”为主题,通过“青年+艺术+旅游”的创新融合,搭建起乡城文化连接的桥梁,提升了乡村的美学价值,勾勒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图景。
团区委副书记区思翘介绍,本次活动共发动了近500位青年创作者、青年艺术家、青年表演者,深入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和皂幕山景区,通过“非遗”服装秀、青年歌手比赛、艺术沙龙、快闪书店、共创艺术装置等近10项文化活动,让乡村的文化肌理与青年的创新思维产生共鸣,用青年艺术赋能“百千万工程”,为青年搭建“文化有底气、产业有舞台、发展有平台”的成长生态,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特邀请了众多青年艺术家参与艺术装置共创,他们用光影、创意色彩、环保材料,结合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和皂幕山农耕文化,打造高明乡城共生的创意艺术空间。
在“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高明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正以艺术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乡村的广袤大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画卷。
文图/高明融媒记者李玉冰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