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热爱!这场青年师生座谈会,走心又走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04:05 2

摘要:郭东风强调,要赓续红色根脉,立大志、明大德。回望师大的百余年发展史,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师大先贤为学校种下红色种子,红色基因在师大百十六载学脉中绵延勃兴,成为融入师大人血液的真理力量。要自觉传承师大红色基因,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站稳立场。要胸怀“国之大者”,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4月30日上午,学校召开

“青春挺膺担当 同心筑梦未来”

青年师生座谈会

校党委书记郭东风

党委副书记应飚

与青年师生代表们面对面座谈

广泛听取师生意见

向全校青年师生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

郭东风强调,要赓续红色根脉,立大志、明大德。回望师大的百余年发展史,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师大先贤为学校种下红色种子,红色基因在师大百十六载学脉中绵延勃兴,成为融入师大人血液的真理力量。要自觉传承师大红色基因,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站稳立场。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以实际行动展现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立大志、明大德的薪火传人。要拥抱时代变化,强本领、勇创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AI时代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提升学习力,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博学多思,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要提升创新力,保持韧劲和专注,拥抱时代和变化,勇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回答问题;要提升行动力,做到知行合一,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展现才华。要着眼全面发展,强素质、能担当。要强身健体,练就过硬身体素质,让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让健康伴随一生;要陶冶情操,练就过硬心理素质,热爱美、热爱生活,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压力和问题,管理好情绪、提升自愈能力、善于寻求治愈支持;要尊重劳动,练就过硬奋斗精神,从劳动中懂得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磨炼敢吃苦、肯奋斗的精神,收获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他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持续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育人体系,搭建更高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老师们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环境,为大家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应飚在主持讲话中表示,与会青年代表的心得感悟充分展现了师大青年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希望大家发扬五四精神,守好“红色根脉”,胸怀“国之大者”,厚植爱校情怀,以蓬勃的朝气、饱满的热情、奋进的姿态,在挥洒青春、实现自我、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师大青年的最美风貌。

青年师生们

分享各自的学习、工作经历和收获

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物理学院 青年教师代表 高俊文

高俊文于法国索邦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后,先后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开展研究工作。2022年加入杭师大物理学院,发表多篇SCI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高俊文专注于理论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成果对可控核聚变、等离子体技术、天体物理等领域意义重大。他还独立开发多电子非微扰强耦合理论方法与并行计算程序。作为青年教师,高俊文每年给新入学研究生布置贯穿科研全过程的基础小课题,让学生体验科研乐趣,从中他也收获了教学相长的乐趣。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和青年教师,高俊文表示愿意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致力于基础科学的深耕细作,揭示微观世界的规律,为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学院(杭州足球学院)辅导员 欧阳嫄

2021年入职首日,学院运动会上学生的激情“激活”了她的运动基因。在学院学工团队支持下,她完成人生首次马拉松,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此后,欧阳嫄与学生一同参与健美操、武术等多样体育活动,还在带队中接触射箭、皮划艇等项目。在参加浙江省辅导员飞盘大赛时,她与队员在决赛逆风翻盘,成功卫冕冠军,更荣获“MVP”称号。这场比赛让她完成从艺术生到体育人的蜕变,甚至被误认为体育专业出身。如今,她不仅是优秀“运动员”,更成长为能熟练组织赛事的“多面手”。欧阳嫄感恩学校平台,未来将秉持“爱拼敢赢”精神,尝试更多运动,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金牌辅导员”。

沈钧儒法学院 国际法律专业2024级研究生 陈宇纬

2019-2021年,陈宇纬服役于西部战区某部队,驻守中印边境。期间,他所在集体荣获三等功。面对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他与战友秉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信念,深夜持枪坚守岗位,在边境对峙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深刻领悟到家国情怀是刻入血脉的信仰。退役后,陈宇纬先后在阿里巴巴商学院、物理学院、沈钧儒法学院担任新生军训教官,通过分享实战经历,讲述与战友的故事,培养学生忠诚品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今,作为学院兼职辅导员和研究生会主席,他带领同学开展社区普法、乡村调研,助力基层治理;积极参与校园迎新、升学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陈宇纬始终践行“青春应融入国家需要” 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服务家国与人民。

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临床2103班本科生 洪雪子

今年,洪雪子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她视此荣誉为激励与责任,过去一年在社区、学校开展培训,举办“急救训练营”,为新生提供军训急救技能培训,累计完成242场课程,助力众多非医学专业同学获得急救证书。同时,洪雪子在生命关怀实践中收获深刻感悟。她随团队拜访第100位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意外发现捐献者是常参与宣讲活动的李奶奶,其无私奉献精神深深触动她。整理捐赠者信息与事迹时,她更坚定守护生命需敬畏与传承生命价值的信念。洪雪子计划引领更多同学成为守护生命的 “微光”,坚信青年奉献能推动社会向善向好发展。正如她所说,青年以责任、奉献为舟,定能汇聚成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 预防医学202班本科生 闵佳浩

作为预防医学专业五年级学生,闵佳浩在五年求学时光中实现青春蜕变。大二上学期,他因对“数字健康”产生浓厚兴趣,加入徐晨婕老师课题组。通过每周文献阅读汇报,在团队研讨中激发科研热情,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首次论文投稿,自此坚定探索步伐。此后,他聚焦数字健康与行为流行病学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Nature子刊论文,还以共同作者发表11篇SCI/SSCI论文,其负责的“挑战杯”项目已晋级省级决赛。如今,闵佳浩已收到西湖大学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他表示,感谢学校、老师的支持,未来将深耕专业领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工211班本科生 马英杰

马英杰作为“非典型”工科生,在全国及省级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多次斩获一等奖。因对艺术的热爱和校园艺术氛围的熏陶,大一他便加入学生会校园文化部,积极投身各类艺术活动。一次偶然机会,他参与学校大艺节舞蹈《武・灯》演出。当时该舞蹈仅限男生参与,他与体育、教育学院同学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开启创作。尽管困难重重,团队仍齐心协力,最终《武・灯》荣获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实现学校非专业组舞蹈项目历史性突破。此外,他还加入闻音合唱团,从声部长成长为团长,艺术热情愈发高昂。回顾过往,他感念学校“人文学堂 艺术校园”氛围和老师的支持指导;展望未来,他立志在艺术与科学并重的“新工科人才” 成长道路上奋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221班本科生 陈珈莹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陈珈莹坚守“在马言马、学马信马”初心,在学院青马宣讲团培养下,入选浙江省委宣传部“00 后 talker”理论宣讲团。她深入温岭花溪村调研,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互动游戏、开放麦等创新形式,融合“网言网语”与“乡音乡情”,让理论宣讲鲜活生动。去年,作为学院强国学习社成员,她前往良渚博物院调研,借助AR眼镜探究新质生产力,创作的宣讲视频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播出,并于杭州地铁展播。在市教育局研修活动中,她参与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课程,与不同学段教师“同题异构”,体会思政教育的整体性。教育见习时走访多所中学,她深刻认识到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需兼顾理论深度与生活实际。展望未来,陈珈莹立志在浙江热土上书写00后的青春答卷。

经亨颐教育学院 学前211班本科生 章盛凯

作为校青协主席与亚运骨干志愿者,章盛凯深度参与亚运会全程。橄榄球赛落幕时,外籍运动员对中国、杭州、学校及志愿者的致谢留言,成为他持续奋进的动力。过去一年,他与师大青年志愿者们活跃于各类志愿活动,从“良渚论坛”“创新大赛”,到社区服务、文化交流与交通枢纽服务保障,以专业知识提供优质服务,践行志愿精神与亚运精神,勇担青年使命。身为未来幼儿教师,章盛凯深知言传身教之重。如今,他以“亚运资料陈列馆思政小讲师”身份重新启航,不仅要用生动语言、真挚情感讲述“行走的思政课”,更以实际行动为学子树立榜样,让亚运火炬照亮青年奋斗之路。

外国语学院 经亨颐(英语)213班本科生 阳薇

英语师范专业的阳薇,大学入学时受保研北师大的学姐激励,立下考研北师大的目标。大二暑假,她前往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孩子们用英语问好、写感谢信,憧憬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这坚定了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考研关键期的暑假,阳薇担任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志愿者及主持人,接触前沿教育理念。考研最后一个月,面对专业招生名额少、竞争激烈的压力,学院组织的模拟复试与老师多方面指导,让她重拾自信,不抛弃不放弃。最终,阳薇在复试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录取。大学四年生活与考研历程,让她深刻领悟到梦想的力量。

音乐学院 舞蹈专业2023级研究生 杨旭瑾

杨旭瑾自幼热爱舞蹈,在杭师大攻读本硕的六年里,她深刻领悟到舞蹈不仅是肢体表达,更是文化的载体。2023年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中,她不惧严寒酷暑,反复打磨插秧动作,在锤炼意志的同时,更坚定了以舞蹈传递文化魅力的信念。此后,杨旭瑾大胆创新,探索舞蹈与影像艺术融合,拓宽传播边界。其编导的作品《良渚玉鸟》在杭州城市推介会上广受国际友人赞誉,《良渚符号》斩获罗马国际舞蹈影像金奖并于罗马第一电视台播出,彰显了舞蹈在文化传播中的强大力量。作为大学生,她在全国职业规划大赛上分享以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用作品《篆刻》致敬手工艺人的坚守。未来,杨旭瑾立志做 “文明的舞者”,以创新姿态传承传统文化,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

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

那些看似平凡的坚持

终将让热爱生根发芽

青年的身影

始终闪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