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短视频时,带货主播喊得火热;刷朋友圈时,年轻人晒着精致下午茶。可谁能想到,同一时间,有群白发老人正对着药费单发愁。他们曾是乡村教育的 “定海神针”,用青春照亮无数农村娃的求学路,现在老了,却连养老都成难题。
刷短视频时,带货主播喊得火热;刷朋友圈时,年轻人晒着精致下午茶。可谁能想到,同一时间,有群白发老人正对着药费单发愁。他们曾是乡村教育的 “定海神针”,用青春照亮无数农村娃的求学路,现在老了,却连养老都成难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百万原民办代课教师坚守乡村。那时的学校条件差到难以想象,他们每月拿几十块工资,既要教语文数学,又要修桌椅、给学生做饭。陕西的刘老师就说,工资买完粉笔就没剩啥了,但看孩子学会写字,啥都值。
贵州 72 岁的陈奶奶,到现在还留着 1997 年的文件剪报。当年看到文件,她满心以为养老有指望了,结果 28 年过去,文件都泛黄了,问题还在原地打转,这份剪报反倒成了 “传家宝”。
教育部门统计,全国原民办代课教师超百万,70% 以上都 60 多岁了。2011 年,四部门联合发文,说要把这些被辞退的老师纳入社保,还给补贴,这明明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大家都以为有盼头了。
可现实给人泼了盆冷水!近半数省份不用社保方案,改用 “教龄补助”,每月每教龄就给 8 - 30 元。河南的王老师教了 18 年,每月才领 144 元,买药都得省着吃,这点钱在现在真的啥都干不了。
云南的李老师更惨,没有医保,一场病就把家底掏空,最后只能卖掉老宅凑手术费。这些老师当年改变了多少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可自己老了却陷入困境。
明明有好政策,为啥多数地方不执行?是地方没钱,还是中间执行出了问题?28 年了,文件上的承诺和老教师们的艰难生活,差距大得让人揪心,这背后拷问的是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平。
天天说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可如果连这些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老教师都没保障,他们值得被重视,值得有个安稳晚年。大家怎么看?仅供参考,无任何负面传播#教龄##教师#
来源:萌萌牛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