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厂里以前有个模具工程师,叫小刘,我们都叫他刘工。刘工,三十出头,人不高,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说话总带点笑,谁看了都觉得他是个老实人。刚进厂那会儿,他是我们公司里最年轻的工程师,大学刚毕业那种,身上还有点学生气。
我们厂里以前有个模具工程师,叫小刘,我们都叫他刘工。刘工,三十出头,人不高,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说话总带点笑,谁看了都觉得他是个老实人。刚进厂那会儿,他是我们公司里最年轻的工程师,大学刚毕业那种,身上还有点学生气。
说实话,刘工刚来的时候,大家对他印象都不错。干活勤快,人也懂礼貌,领导一叫就到,加班从不喊累。那时候,他老婆也常来接他下班,手牵着手的样子,看着挺让人羡慕的。听说两个人是大学同学,一起来到这座城市,结婚也早,儿子才一岁多。
本来嘛,大学毕业,有份稳定的工作,家庭也和和美美,日子一点点过,不说大富大贵,也算是幸福。
可谁想到,他这人有个“隐疾”——喜欢赌。
刚开始大家还真没看出来,毕竟他人看着挺规矩,谁也不会把“赌博”这两个字跟他联系在一块儿。后来听他自己说,是上大学的时候,室友带他玩德州扑克,一开始就是几块十几块的玩,后来越玩越大,甚至通宵达旦。那时候年轻,还觉得是种“社交方式”,谁也没当回事。
毕业后,他以为自己能收住,结果压根没断。特别是有了工资,有了收入,反而越陷越深。以前玩一晚输几百,现在一晚上能输一两万。他还学会了玩“外围”、赌球、赌球直播串单这些,哪场球谁赢谁输,他比体育评论员还专业。
最要命的是,他的运气时好时坏,偶尔赢钱的时候,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请我们吃饭请得特别大方,一顿饭几百上千,从不眨眼。有一次我们还半开玩笑地说他“最近发财了”,他还嘿嘿一笑:“你懂啥,这叫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可更多时候,是输。
一开始他还能偷偷用工资补窟窿,后来开始借钱。先是跟朋友借,然后跟同事借,再后来,连高利贷都上了。
他老婆最开始也不晓得,只觉得他越来越不回家,不怎么管孩子,脾气也变差。到后来家里钱总是对不上账,她才起了疑心。一查发现,他已经欠了十几万的外债,而且还在不停地赌。
那天他老婆来公司找他,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跟他大吵了一架。她哭得撕心裂肺,把儿子抱在怀里,喊着:“你到底还不还钱?你不想要这个家了吗?”
刘工当时一句话没说,低着头,脸色惨白,连解释都不敢。
从那以后,他的日子就彻底塌了。
老婆离了婚,孩子归了女方。他一个人租了间小房子,天天愁眉苦脸。有时候我们几个关系近点的拉他出来喝点酒,他也不怎么说话,偶尔醉了就一个劲儿地说:“我也没想过会这样……我只是想翻本,想早点还清欠的钱。”
可赌徒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翻本心理”。越输越想赢,越想赢越输。他还偷偷找过几个“老师”,就是网上那种“带单赚钱群”,结果越陷越深,被骗得更惨。
后来有一次,他居然拿了公司的项目预付款去赌,想先赌一把赢了再补回来,结果可想而知——全输了。
这事一出,事情闹大了,公司立马报警处理。虽然没坐牢,但公司是肯定待不下去了。他被开除那天,背着个小包,走得特别安静,连告别都没说一句。
再后来,我们就基本联系不上他了。
有一次听一个老同事说,他在街边看到过他,说他穿得破破烂烂,蹲在一个彩票店外头,整个人像是十年没睡过好觉似的。看见人也不打招呼,像魂不守舍似的。
再后来,有人传说他去做了“外围代理”,就是帮别人拉人进赌博网站的那种,赚佣金。也有人说他精神出了问题,去看过心理医生,但没啥效果。
无论怎样,那曾经的“小刘工程师”,那个阳光、老实、有老婆孩子、前途光明的大学毕业生,是真的没了。
赌,这玩意儿啊,真是比毒还狠。一开始你觉得自己能控制,后来发现自己早被控制了。你以为输一两次还能翻本,实际上你一直在往深渊走,只不过你不愿承认罢了。
我现在有时候想起小刘,还是会有点心酸。我们这些打工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过个安稳日子,他那么好的条件,硬是自己把好牌打烂了。
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八卦,是想提醒每一个还觉得“赌没啥”的人:赌博不是游戏,不是刺激,更不是“发财路”,它是一个黑洞,一个能把人整个人生都吞掉的黑洞。
输了钱可以再挣,输了人心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所以啊,如果你身边也有人走上了这条路,劝得动就劝一劝,真不行也别陪着他一起沉沦。人生苦短,好好活着,才最重要。
来源:陈婷玉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