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春意藏,夏出长,风暖人间草木香,立夏习俗知多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06:30 3

摘要: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0点25分46秒迎来今年立夏节气。此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0点25分46秒迎来今年立夏节气。此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

关于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历书》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告别春天,进入夏时节的开始。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立夏气候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中,立夏是夏季开始的标志,而在气象学中,当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在22度或以上时夏天便正式来临了,而两者入夏标准的不同,便是每逢立夏,很多地方却依旧有如春天的原因所在。

立夏节气期间,除了气温“大跨步”前进,夏天的版图逐渐扩张外,南方的降水也在迅速增多增强。正所谓“立夏小满,雨水相赶”,常年5月中旬时,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一带的雨量迅速增大,此时的华南已经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而随着夏季风的增强北上,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不断向陆地输送,我国南方地区逐渐进入高温、潮湿、多雨的时段,因而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

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蝼蝈鸣指的是开始听到蝼蛄在田间的鸣叫声。

二候:蚯蚓出

冬季时蚯蚓会在土层中冬眠。到了立夏,土壤也升温高,水分增加,土壤潮湿、松动,蚯蚓柔软的身体便可以在松软的土壤中活动了。

三候:王瓜生

王瓜的蔓藤在立夏时节会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习俗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在立夏这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斗蛋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

小孩间相互比试,称为斗蛋。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

立夏美食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常熟: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蛳、熄鸡(放在微火上煨熟,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温州:立夏吃淮豆固齿,吃春笋健脚骨,吃青梅养腰。此时正值鲥鱼上市,富者争购,或自尝或送人,视为海珍。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尝新活动

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立夏诗词

《立夏》

宋·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早夏游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朱翌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立夏养生

1、饮食宜采取“增酸减苦”原则

立夏过后,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饮食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2、坚持睡午觉

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20分钟到半小时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3、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缺水。因此,立夏后最好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4、做好预防

立夏后,气温会日趋增高,很多人会喜欢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这些生冷寒凉的食物虽然能给人带来一时凉爽,但后患无穷。夏季是胃肠炎、皮肤疮疡、口腔炎等疾病的常发季节,切忌盲目贪凉,一定要注意健康卫生,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环境和食品的干净卫生。

5、保持情绪

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来源:世龙世家手足护理连锁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