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诵中华经典,传华夏文明。听《诗韵麻城》,做书香少年。麻城市教育局、麻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诗韵麻城】第二季,敬请关注!
诵中华经典,传华夏文明。听《诗韵麻城》,做书香少年。麻城市教育局、麻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诗韵麻城】第二季,敬请关注!
品诗词之美
《立夏前偶成》
清 缪公恩
入夏馀三日,
春光有几何。
鸟声宿雨少,
花瓣落风多。
悟文化之韵
古诗注释
距离立夏还有三天的时间,春天的光景还剩多少呢?鸟儿的叫声在夜雨之后变少了,花瓣在风的吹拂下落得更多了。
诗人介绍
缪公恩,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
古诗赏析
“入夏馀三日,春光有几何”,“馀”是“剩余”的意思,诗人点出此时距离立夏还有三天,是暮春时节,用反问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
“鸟声宿雨少,花瓣落风多”,“宿雨”指夜雨。立夏后,南方逐渐进入梅雨季,但此时夜雨频率降低,雨后清晨的鸟鸣声便显得稀疏,诗人用“少”字精准捕捉了这一细微变化。而“落风多”则点出暮春风力增强的特点——春风温柔,但夏风渐疾,花瓣在风中加速凋零,既写实景,又隐喻时光无情。
赏节气之魅
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炎热,万物进入生长旺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所以“立夏”的含义是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指田间蝼蛄或青蛙开始鸣叫,象征夏日的生机。
二候:蚯蚓出,土壤温度上升,蚯蚓翻松泥土,利于耕种。
三候:王瓜生,藤蔓植物快速生长,果实鲜红,寓意万物繁茂。
谷雨·习俗
有些地区有吃“立夏饭”的习俗,寓意着五谷丰登;还有吃鸡蛋、斗蛋的习俗。古人认为,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是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等苦夏症状。
还有些地区则会“称人”,记录体重变化,寓意平安。立夏时,人们会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大筐,大家轮流坐到筐里称人,谓之“立夏过秤可免疰夏”,意思就是在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会再怕夏季的炎热,更不会消瘦了。
嘉宾介绍
老师:韩姗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推广乡村儿童阅读,荣获“黄冈市骨干教师”“麻城市优秀班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学生:罗可馨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五(3)班学生,性格活泼开朗,热爱看书和画画,成绩优异。
学生:万玉希
麻城市第十二小学五(3)班学生,性格恬静温和,喜欢唱歌跳舞,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学习之星”。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