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新观察丨政策科技齐发力 田间地头描绘现代农业好“丰”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08:06 2

摘要:春回大地,万象“耕”新。随着气温持续回升,黑龙江广袤的田野上正铺展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从三江平原的万亩良田到松嫩平原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大马力农机轰鸣作响,农人抢抓农时播下“希望的种子”。

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尚城张哲鑫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随着气温持续回升,黑龙江广袤的田野上正铺展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从三江平原的万亩良田到松嫩平原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大马力农机轰鸣作响,农人抢抓农时播下“希望的种子”。

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黑龙江今年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作出龙江新贡献。

“科技助农”推动农业生产全链条发展

在牡丹江宁安市石岩镇和兰岗镇的马铃薯核心产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匀速作业,将“尤金885”“实验一号”等优质种薯精准植入黑土层中。“今年我们持续推广‘深松整地+大垄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合膜下滴灌,每亩可节水45%、增产15%。”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孙新功介绍,通过科技赋能,宁安市马铃薯亩产可突破万斤。

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示范基地,宁安市近年来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今年3月,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为当地种植户带来“科技礼包”,从品种选育到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链条指导。

石岩镇拥军村的村民张振伟是种植马铃薯的“老师傅”,20年来,他一直摸索着马铃薯的种植经验,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进品种、垄距,终于找到最佳的种植技术。“按照专家推荐的‘四优一管’模式,去年我种了150亩马铃薯亩产达8000斤,每斤收购价平均0.5元。”看着一颗颗种子被埋入土壤中,张振伟欣慰地擦了擦额上的汗。

“小土豆”撬动“大产业”。宁安市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聚力提速优化农机设施装备,助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描绘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图景。目前,宁安市马铃薯春播已完成80%,预计5月初全部结束。

“定制农业”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与公司合作,我们种的大米有了更稳定的销售渠道,收入也越来越高了。”庆安县签约种植户龚树道感慨地说。

“我在庆安有稻田”是绥化市庆安县推出的高端定制项目,去年,承担该项目的企业“定制农业”0.5万亩,接待游学200人,定制农产品销售额达5000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200万元。

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优势,近年来,庆安把“定制农业”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开辟农业新业态的重要抓手,探索从“田间”到“餐桌”个性化定制农业,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据介绍,今年,庆安计划发展定制农业规模在50万亩以上,其中高端定制面积17万亩、产值6亿元以上。

“定制农业是社会生产消费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意义重大。”庆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彦威介绍,庆安县以235万亩“两品一标”认证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主体,大力发展“云上田+会员+文旅”“专品种+直播+托管”“特色专品+专属人群+托管”3条中高端定制发展路径。

当前,庆安正在大力发展“定制农业”,既能稳定生产者的生产预期、收入预期,又能满足消费者未来的产品预期、质量预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现代农业为春耕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春日暖阳、沃野披绿。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江滨分公司的龙冈管理区,农机轰鸣、铁犁飞转,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机车风风火火地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着新翻泥土的清新气息,在高速气吹式精量播种机的推进下,一颗颗玉米种子被准确地播在土壤中,播种、施肥、覆土等操作一气呵成,一幅现代农业机械化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和往年相比,江滨分公司今年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播种玉米,多种新智能机械、新品种得到应用,田间地头充满“科技范儿”,按下了春播春种“快进键”。

江滨分公司农业生产部农机负责人齐林锁介绍,“我们今年采用了大马力、卫星北斗导航系统、高速气吹式精量播种机播种。这些大马力机车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定位、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预设参数,精确控制每一粒种子的间距和深度,实现精准播种,确保种子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出苗率。”

为切实保障玉米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江滨分公司始终秉持大力推行秋起高标准大垄、有机肥深翻、适时中耕追肥等一系列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创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田,构建种植品种、水肥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和机械作业“五统一”服务体系,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等高质高效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强劲翅膀。

来源:农村的父子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