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爷爷瑶乡简家学堂老同学,民国出生的瑶头雷氏老人讲,瑶头徇徇街‘德怡居’前身係“清朝番禺县瑶头堡十三乡乡公所”,管理瑶头附近十三个乡的事务。民国变为‘公和乡乡公所’,新中国变为‘新滘镇人民公社联星大队部’。
清代番禺县茭塘司瑶头堡十三乡乡公所
设在陶艺名乡瑶头,就是现在的德怡居
笔者爷爷瑶乡简家学堂老同学,民国出生的瑶头雷氏老人讲,瑶头徇徇街‘德怡居’前身係“清朝番禺县瑶头堡十三乡乡公所”,管理瑶头附近十三个乡的事务。民国变为‘公和乡乡公所’,新中国变为‘新滘镇人民公社联星大队部’。
《番禺河南小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河南(珠江南岸)有十三村,清初发展到三十三村,但这些村庄都位于海珠岛的西北部。清代,珠江南岸隶属番禺县茭塘巡检司管辖,下设“河南、仑头、沥滘、鹭江、瑶头、大塘堡”。
清朝番禺县茭塘司‘瑶头堡十三乡乡公所’
中华民国公和乡乡公所
清末做过善堂‘同福善堂’
新中国新滘公社联星大队部今貌
瑶头人称‘大厅’前身或是‘众人厅’
大村瑶头‘姓氏非常多’
大门向东‘长方形建筑’体积非常大
门前的马涌支流‘汇源涌’已封
1931年2月,广州市实行区、坊管治、市下设区,区下设坊,每500户为坊,每10坊为区。蒙圣区辖15坊,海幢区辖11坊,洪德区辖13坊。中华民国26年1937年7月,原属番禺县的公和乡、敦和乡、沥滘乡、彬社乡(海珠区东部)划归广州市管辖,不久后4个乡改为区。此时,河南地区共设蒙圣、海幢、洪德、公和、敦和、沥滘、彬社7个区,共有自然形成的小村73个,人称“河南73村”,以及彬社24乡。
民国时海珠共分4大区:公和、敦和、沥滘、彬社
南郊农村“归制”纪录
前文已经说及本岛(南郊)之农村,早已先后划入广州市范围。抗日战期间为便于开展对敌的游击战,统一指挥、调度,乃于1940—1946年间,委托番禺县代管。至1946年10月11日才重归广州市管,当时简称之为归制,有关交接档案,现存市档案馆,本文据采访时抄录的文字整理。
至于各乡当时屠宰、筵席等征税材料,采访时未详细拈阅,特说明。
公和乡 交接日期:1946年10月21日
辖内3313户,12000 多人口。
农耕面积:沙田6846余亩、民田11075亩,两合共17922亩。
物产:以生果、蔬菜为大宗,谷米,鸡鸭居次。
乡内共有商铺50余家,并有瑶头、瑞宝两市集。
乡公所设在瑶头,有职员7人。
乡长:邓伟文。副乡长:陈枧。
事务员:冯印、伍和。户籍员:何宦幻。
乡有自卫队15人。队长:何振雄。
队副:陈国才。班长:何荣忠。配有轻机枪2挺。
另各保有自卫班5至10人不等。
乡每月经费40余万元。除在瑶头、瑞宝两市集抽收卖蔬菜、鸡鸭、水果秤佣(4%),不足部分由各保摊派,各保则按田亩摊收。
家乡有民谣传唱云:“瑶头城,佳广地”。从字句可知道这里是块“繁荣昌盛的富裕地方”。公和乡乡公所同时又办慈善机构‘同福善堂’,本地人称为‘大厅’,位于瑶头恂恂一巷1号,晚清至民国时期为慈善机构,分派油米比穷人。大城市开善堂多见,乡村人开善堂确实不多见,吾乡有好事者,开善堂接济贫穷,皆分文不收。这是广州河南瑶头人“慈心向善,衢暖民心,行善积德最乐也”的体现!这善举或跟瑶头乡人信奉的主神,受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教诲有关,同时也反映了这里是羊城河南地的‘富裕之地’。新中国土改后变为联星生产大队使用、大队部、公社会场、端午节时招待各乡龙船老表饮茶食饼。
清末番禺县河南瑶头乡‘同福善堂’匾额想象复原
X你个X街,当俚度‘善堂’吖,仲要我画三十幅?冇得倾
周星驰主演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经典台词
海珠陶艺名乡瑶头‘真的是开过善堂’
“唔使惊,嫲嫲喺大厅”。这句经典台词出自香港热播电视剧《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意思是“不要害怕,不管出了什么大事,麻烦事,奶奶都会在这里支持你。”这句‘鼓舞人心、振奋士气的台词’不仅在剧中成为了经典,也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剧迷。直到现在,都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
清朝番禺县瑶头堡十三乡乡公所旧址
吴巷旁係简氏聚居地、右方简氏学堂重贤堂旧址
南巷口??赵公祠旧址、笔者爷爷係简氏学堂校友
公和集市设喺礼岗路,原名公和路
又叫公鹅市卖禽兽为主、瑶溪四大集市之一
德怡居就是番禺(广州)河南海珠公和乡乡公所的原址,我哋瑶头人叫“大厅”,佢面积好大,做过善堂、新滘公社联星村委会。大厅建年待考,90年代卖给开发商起德怡居,变迁了4次!
此路原是马涌支流汇源涌通泉塘村
瑶头人成长的地方,未封涌时龙船扒入嚟
水城广州本有‘东方威尼斯’的样子
只可惜好多河涌已被封盖
只留下名字供后人遐想那旧番禺的美丽水乡风光
水城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河涌密布!广州这座古城本有‘东方威尼斯’的样子,特别是河网密布的海珠宝岛更是出门见水,如家乡瑶头。只可惜好多河涌已被封盖,如今只留下名字如瑶溪涌、汇源涌、漱珠涌、环珠桥、漱珠桥供后人遐想那旧番禺的美丽水乡风光!
乡长是什么级别?
乡长大还是镇长大?乡长和镇长都是一个级别的,正科级干部乡的人口的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的级别后,就可以改为镇的建制嘞!乡长和镇长乡同一个级别,果然,新中国初年瑶头就成立咗‘镇’。
中间尊贵的蓝衫乡绅是民国乡长,在祠堂前主持村里事
香港剧《平安谷之诡谷传说》
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朝乡政权’都选择设在瑶头
‘番禺河南三十三村冠’的名衔绝非浪得虚名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