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五一节,重庆的荣昌区火上了天,按照高书记直播的数据,区区一个几十万的小城几天时间迎来150万人,挤满了荣昌城区。整个五一节很可能突破200万人次,这波流量因“卤鹅哥”与甲亢哥的互动引爆网络,荣昌的高书记敏锐发现支持助堆,继而一系列引流操作,荣昌文旅经济与城
这个五一节,重庆的荣昌区火上了天,按照高书记直播的数据,区区一个几十万的小城几天时间迎来150万人,挤满了荣昌城区。整个五一节很可能突破200万人次,这波流量因“卤鹅哥”与甲亢哥的互动引爆网络,荣昌的高书记敏锐发现支持助堆,继而一系列引流操作,荣昌文旅经济与城市热度忽然飙升,成为继淄博、天水之后的又一“网红顶流”。
这场出圈背后,细心的网友发现区委书记高洪波洞察力和策划水平之高与区长万容的务实执行力共同合力推高。尤其是二者的共识默契,高洪波以开放思维整合自媒体矩阵,万容则在消费提振与招商引资落地上下功夫,两人成了难得的黄金搭档。然而,今年七月,这个时间节点上随着高洪波年满60岁、万容任职满三年,两人的仕途走向牵动着荣昌未来的发展命脉,引起了荣昌人民和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
一、政策框架下的“年龄”与“任期”硬约束
1. 高洪波:退休或晋升的临界点
不管网友如果喜欢高书记,什么他没有大腹便便,他亲民深入一线,他跑马拉身体强壮,根本看不出60岁的人等等。可高洪波生于1965年7月,2025年7月年满60岁是铁定的事实。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作为正厅级干部一般60岁退休这是规定,但若晋升副省级(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等),可延至63岁。也就是说今年七月卸任荣昌区委书记是大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高洪波自2022年7月任区委书记,至2025年7月恰好满三年,符合“同一职位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常规要求。要么提拔,要么退休。那还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有,后面有答案。
2. 万容:接棒书记的“天时地利”
万容区长近日很多时间与高书记一起调研,鉴于她的角色定位,过程中略显低调,高书记不在荣昌时,她接侍红衣大叔 ,教科书式的致词,显示出她的口才和睿智。作为生于1975年4月的区长,从2022年7月任代区长并转正,至今年7月也将满三年任期。作为70后正厅级女性干部,年龄优势可谓显著。根据干部任用条例,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同一地区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调整”,而荣昌近期常务副区长李冬外调提拨,五月到七月只有两个月,同时三位主要领导离开一般不可能。此外,她在接侍周鸿祎时公开场合强调“荣昌班子团结,特别有战斗力”,表明高书记也很认可政府工作,作为区委主要领导在干部考察时肯定会推荐她。团结出干部是各地领导班子的基本规律。内因外因一起发力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
二、重庆干部布局与荣昌的特殊性
1. 高洪波的“晋升窗口”
高洪波在荣昌从区长到书记干了五年,荣昌GDP突破700亿,从名不见经传的畜牧县打造成“网红经济区”,自身又敢于置身于聚光灯下,显示出自身要求严格的个性,再加上政绩还算是亮眼,若组织上考虑副省级干部选拔,他或有机会晋升市人大常委会或政协领导职务,从而延长任期至63岁(按规定副省级干部,其退休年龄可能会根据工作需要和身体状况有所调整),退到二线工作。但需注意,要进省级班子,上级会从全国视角来选拨,且高洪波缺乏两个地市主官经历,直接晋升难度较大。
2. 万容的“接任优势”
从重庆区县过去主官调整惯例看,区长接任书记的概率应该超过60%。万容在主持政府工作期间力推消费提振、招商引资与“卤鹅经济”深度融合,又全过程参与网红引流,若她接任书记,基本可确保政策连续性,避免“新官不理旧账”的风险,当然她也会继续创新在延续中提出自已的新理念来推动发展。
三、变数:政策弹性与特殊考量
1. “超龄服役”的可能性
很多网友都希望高书记在荣昌多干一段时间,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一般来讲若荣昌因“网红经济”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基本不可能),或高洪波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或者在上级人大政协兼职至换届,这几种可能是可以突破年龄限制留任。但此类情况在全国和重庆近年实践中都很罕见。
2. 干部交流与“墩苗”、"结构”需求
虽然万容区长接任呼声高,但从重庆全市来讲,市委也可能从全市干部梯队建设或干部结构角度,将万容调任其他区县担任书记,或进入市级部门甚至需要女干部的地方配班子。但考虑到荣昌正处于流量变现关键期,广大网友更相信稳定班子更符合荣昌现实需求。
大胆预测!
高洪波去向:大概率在2025年7月后卸任书记,可能转任重庆市人大或政协副职,发挥余热指导区域经济;若未晋升,则正常退休。不管怎么退,高书记肯定希望他开创的 荣昌网红经济在“长红”赛道中有人继续坚守。
万容去向:从综合因素预判万容接任书记概率超80%,其“70后+女性+经济能手”标签符合干部年轻化选任导向。若接任,对网友而言,无疑是最优解——既能延续“卤鹅哥”带来的流量红利,又能凭借其执行力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推动荣昌从流量城市向产业强市转型。
来源:百姓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