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
蚯蚓掘土蔓藤爬,杜鹃坚韧放光彩。
风吹雨打万物长,夏日炎炎人倦怠。
《立夏》(通韵一)
炎夏将临人倦怠,杜鹃芍药放光彩。
地龙掘土蔓藤爬,万物喜迎晴日晒。
《立夏》(通韵二)
雨打风吹日晒长,杜鹃芍药放光彩。
地龙掘土蔓藤爬,炎夏将临人倦怠。
【解析】
这首诗是2024年9月14日晚上亥时在广州写的。
不论优劣,写出来就可以。
为什么写这首诗?
因为我想着写写二十四节气方面的诗词。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夏,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经已长大,得名立夏。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七十二番花信风。立夏:一候蔷薇、二候杜鹃、三候芍药。
《七十二番花信风》是一本20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辰,林雨飞。可以说是以现代植物学的视角,遵循自然规律,为古人的“花信风”一说做了补全。
杜鹃的花期。春季为主要开花季节:3月至5月,夏季部分品种开花:6月至7月,高海拔地区:7月至8月。杜鹃花的花期不仅有春季,还包括夏季,甚至延伸到秋季和冬季,具体开花时间受品种、生长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立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汇成花海,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在峨眉山,18万亩高山杜鹃花尽情绽放,形成了一片壮观的花海。在四川宝兴夹金山下,苹果花和各色杜鹃花相继绽放,山里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此外,在六盘水盘州市乌蒙大草原,满山的杜鹃花竞相绽放,表达着对连绵群山的深情厚谊。这些描述展示了杜鹃花在立夏时节的美景,展现了杜鹃花的盛开状态和它们所带来的美丽景观。
有一句话叫“杜鹃度夏难”。
杜鹃花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非常怕热,不耐强光直射,所以杜鹃度夏是个难题。
杜鹃花在夏天呈现出一种萧条、孤寂、苍凉的美。尽管经历了烈日和暴雨的考验,杜鹃花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尽管略显消瘦,但仍然安静地挺立着,默默地绽放着可以绽放的花蕾,浑身散发着不张扬、静谧坦然的气场。即使在夏日里承受烈日和暴雨的捶打,杜鹃花依然展现出一种坚韧和美丽,让人不禁生出几分怜惜与心疼。
夏天炎热的天气对人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气温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坏处: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过快,引起脱水、中暑等不良反应。此外,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会扩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迎夏、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
迎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尝三新。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斗蛋游戏。“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的规则挺简单,说白了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至于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
立夏秤人。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食粥度立夏。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食粥度立夏”的习俗,流传至今已百年有余。2009年,“苏家坨立夏习俗”被列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3年初,苏家坨立夏习俗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日晒长”最开始写的是白日晒、晴日晒、炎日晒、骄日晒、多日晒、灼日晒、遭日晒等等。
这首诗,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面对挫折困难时的积极乐观。立夏时节,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但万物依然生机勃勃,努力的茁壮成长。
反观人性,人性是不喜欢被风吹雨打和日晒雨淋的,而且进入立夏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正是茁壮成长的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就意味着身体在积极地进行自我更新和生长。
来源:小标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