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环抱首都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作为工业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北近年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环抱首都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作为工业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北近年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近日,ABC排名官微联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2025年河北省高校排名》,全省25所高校上榜。
其中,河北医科大学(省内第4,全国第145名)、河北工程大学(省内第9,全国第273名)、石家庄学院(省内第24,全国第447名)的排名表现,折射出河北高等教育的特色与潜力。
河北医科大学以全国第145名的成绩稳居河北省医药类高校榜首。作为省内医学教育核心力量,该校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中医药研究领域成果显著。
学校附属医院是河北省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技术领先。近年来,河医大与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园合作,推动抗癌新药研发,并承担全省基层医生培训任务,助力“健康河北”建设。其“医教协同”模式为华北地区医疗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河北工程大学以全国第273名的成绩位列河北省理工类高校前列。该校以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矿山安全等学科为特色,紧密对接河北省钢铁、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需求。
学校与邯郸钢铁集团、中煤科工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发智能采矿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多项成果应用于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毕业生,因实践能力强,深受京津冀制造业企业青睐。
石家庄学院以全国第447名的成绩成为省会师范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聚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
学院与石家庄多所中小学合作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实习实训提升学生教学能力。2024年,石院推动“智慧教育”课程改革,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课堂场景,显著提升了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从榜单看,河北省高校呈现“理工见长、多点开花”的特点:
1. 燕山大学(第1,全国第108名):机械工程学科全国知名,为河北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大量人才。
2. 河北大学(第2,全国第115名):综合类高校,在历史学、光学工程领域具有传统优势。
3. 河北师范大学(第3,全国第142名):师范教育龙头,推动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然而,河北高校仍面临头部院校竞争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挑战。未来,如何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将是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
总体来说,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学院的排名变化,既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差异化路径,也反映了河北高等教育的务实定位。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加速和产业转型升级,河北高校需进一步强化特色学科、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数据来源:ABC排名官微、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
来源:致远教育